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唐川:城镇化促人口跨地区流动解经济困局

[ 作者:唐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1 录入:12 ]

原题: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跨地区流动或将解开中国经济困局

最近,一线城市房价涨幅之快前所未有,这其中固然有一线城市创业者、高级白领、高新技术人才收入高、购买力强的因素支持,但也有种种迹象表明:许多开发商正在带动一手房炒作、而大型中介平台带动二手房炒作。

但先不论“疯涨”原因为何,面对如此涨势,诸多经济分析人士开始觉得恐慌,认为国内现在状况越来越像三十年前的日本,一线城市的情况则越来越像去年十月的香港,随后便将矛头指向了上一届政府提出的“四万亿”计划——认为若没有“四万亿”的救援,房价本会在2008年调整到位,但是被“四万亿”又猛地拉升了一把,进而造成了如今房价虚高的局面。

诚然,如果没有四万亿,而纯粹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经过五至十年的调整,我国的经济也会慢慢走出低迷,以新的结构继续发展,也不会有今天的“不定时炸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的是:四万亿不仅加速了房地产的开发,也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以使这些地区在近年有了可以承担高端制造、外贸、研发、金融等重要职能的大型中心城市,进而推动了外出人口的回乡就业趋势,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并相应解决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压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四万亿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是有功劳的。

当然,更合适地说,如果不是四万亿,而是两万亿,专项用于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时间不能倒退,我们只能享受其硕果,并承受其后果。不过,通过这整个过程,我们确实看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推动全国动力平均分配,以及资源合理运用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何中央而今又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一大原因。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的合理推进,会体现出以下三个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口回流。

目前来讲,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口回流已初见成效——上一届政府“四万亿计划”的操作从2008年11月开始,至2010年底完成。而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一线地区人口增速开始放缓,而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等有着地理优势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增速有明显增加——外出打工人口的回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通过国家统计局的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

 

c4201a58f2b1e4bb391fecce9ddda602.jpeg

169d1153a3c5a654588a812cdf3da1bb.jpeg

a9f86e395bea4bfd4badf4fdb55aab21.jpeg

bc7508fdef79c3be338607d86ac71a83.jpeg

9b07ee433a940b2a2cbc81e975e4d2bf.jpeg

5d75dd179ef4f10dbbc82157a50150fb.jpeg

ed2059323b665080effb9bb988de97a9.jpeg

d02c3dbc86ea1abdba7955df59f81f17.jpeg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帮助二、三线地区去库存。

出于对最大利益的追逐,很多地区前些年造了许多房地产项目,但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却一直没有跟上,造成了居民生活上的不便,也妨碍了新的购房者购买房产。要去库存必然要先补短板,缺乏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新的城镇就缺少了和谐的生活体验。所以,国务院于在今年2月6日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意在提示地方政府先行解决生活配套等民生问题,才好引导回流人才与农村人民购买房产。

三、新型城镇化可带动制造业的结构化调整。

在此前的研究中,我们也分析了:根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即工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津冀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区域,整体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带。

在年后“开工”的第一周,中央就马不停蹄地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既能支持工业改革发展,也能直接提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但是发展工业,最重要的就是引入高技术、强能力的人才,而这部分人才目前主要集中在东部与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二三线地区的宜居性,加则地方企业若能通过优异的待遇、强有力的事业平台等诱人条件作为招募条件,或能有效吸引这部分人才放弃在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的事业基础,转而返回家乡省份进行就业。

发改委领导在2月17日的公开会议中表示:随着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产业、新业态和服务业等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过剩劳动力顺利实现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业,没有出现待岗滞留等问题——这其中蕴含着用二三线地区劳动岗位缓解一线地区就业压力的意思,当然,从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如此格局可以达到优化产业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唐川:城镇化促人口跨地区流动解经济困局(图9)

所以,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其实际意义的重要工作。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唯有在房地产泡沫无法承压之前尽快落实并开展人才引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工作,整体市场才有机会维持住现状。当然,市场有其不可抗拒性,但是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对于我国而言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和谐社会长治久安的长远利益,所以,中央必然不遗余力,而这其中的商机也是利益相关方值得把握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摩尔金融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