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何寄华:让农村成为永远回得去的故乡

[ 作者: 吕菊兰 李国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7 录入:吴玲香 ]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寄华

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措施办法,让农村成为圆梦福地,成为人们永远回得去的故乡。

空置的房屋、闲荒的土地、较大的城乡差距,如何留住回得去的乡愁?农村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又在哪里?3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在即,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接受三湘都市报专访,农村发展成为他此次两会关注的重点,在他递交的12份建议中,有3份建议关注农村。

把脉新农村新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人力向大城市转移,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痛点

提到农村空心化,何寄华代表认为,由于劳动力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农村房屋闲置、土地荒废,进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何寄华代表走访调研发现,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村还在党群干群关系、公共服务、社会风气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据一些村民反映,一些农村家庭一年人情开支可达2-3万元,大部分家庭年收入的1/3甚至更多要投入人情开支,成为农村大部分群众的沉重负担。

加快多规融合

党中央提出中国梦,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在何寄华代表看来,广阔的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他认为,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为此,何寄华代表建议,分级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方案,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加快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基础规划多规融合,推动城乡供水、污水处理、造林绿化、垃圾收集处理等公共服务体系衔接配套,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加大建设投入。同时,他建议,推广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适当增加村组干部职数,提升支村两委服务能力。

针对人情风等风气,何寄华代表建议,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节俭意识,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整治人情风等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抵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不良现象,加大对农村黄赌毒、黑恶势力、非法宗教的打击力度。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湖南在线2016-03-05(记者 吕菊兰 李国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