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从“一号文件”看农业如何发力供给侧

[ 作者:赵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3 录入:吴玲香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去、降、补任务基础上,补充了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三项改革任务。这六项工作涵盖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目标。

三大着力点

和其他传统产业一样,农业也需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当前国内大宗粮食产品尤其是玉米库存量庞大,部分农作物种植种类、产量及价格失衡。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原则,提出将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意在加快消化个别农产品存量,通过市场价格手段调节农产品供给。

近年来受劳动力、物流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形成巨大供给负担。一号文件进一步突出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体系,通过集约化经营、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来节本增效。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尚有薄弱环节。一号文件从改善基础设施、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对补短板提出要求。

改革新内涵

今年一号文件从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三个方面丰富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问题突出,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在调结构方面,一号文件首次树立大食物观念,鼓励开发特色杂粮和经济林等农业资源。同时文件进一步突出粮食生产核心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农业园区建设重点,集中优势区域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思路越发明晰。

在提品质方面,一号文件重视现代种业发展,意在从育种环节改变唯产量论的误区,大力研发推广优质农产品新品种。文件在食品安全战略方面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完善食安国家标准、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制度等具体措施。

此外,文件提出农村产业融合,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融合起来,力图缓解农产品销路及卖价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产品精深加工、产销对接、农民多产增收的现代农业体系利益联结机制正在形成。

金融是抓手

农业供给侧改革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需要金融机构与农业电商密切合作,加强在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方面的信贷投入,深化农业供应链和订单融资服务。

其次,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探索利用农技知识产权和专利权质押贷款、农机金融租赁、科技人员双创贷款等产品,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一号文件在支农资金整合、农业保险增类扩面、金融工具联动、产权制度改革等涉农融资领域做出了具体部署,金融机构应在政府增信机制扩展、与农业信贷担保及保险机构合作、农业特色押品设立等方面积极作为,着力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创新推广农业融资工具,缓解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利用多种增信方式切实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有机新农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