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

[ 作者:新华社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01 录入:吴玲香 ]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

长期以来,由于成本高、风险高、效益低,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尤其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更加旺盛。

近年来,监管部门相继出台金融支农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和金融服务力度。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有了较大改观,农民贷款的可获得性大大提高。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5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60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国共培育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40个。

要让资金血液源源不断进入三农,除了资金保障,还要有支农机构的广覆盖。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

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仅靠政策鼓励远远不够,还需要银行的业务创新以及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

其实近年来,各类机构尤其是传统商业银行已经发现农村金融大有可为,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找准客户定位,业务做得很好,在商业运作与金融支农方面找到了共赢之路。

农行广东分行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探索出了银行+公司+农户的新型贷款模式。比如农行与当地的农业食品企业天农公司合作,共同筛选合作农户,由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农业银行向农户发放单户最高额度为50万元的贷款。2009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470笔,金额超亿元,带动2000多户农户发展肉鸡养殖,户均增收约30000元。

农行广东清远分行副行长李亮认为,服务三农,对商业运作的银行来说,风险控制是关键环节。而农户往往最缺的就是启动资金及获得信贷启动资金的有效抵押物。如何找到破解之道,考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能力。只要找到一条银行、企业、农户的共赢之路,才能使金融的造血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华社北京13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