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连续4年关注“农业现代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入

[ 作者:张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8 录入:吴玲香 ]

如何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答案是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

127日,2016一号文件发布,梳理近年来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已连续4次出现在文件的标题中。由此可见,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在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凸显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进一号文件。在这种改革大背景下,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127日,2016一号文件发布,标题是《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至此,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四年关注农业现代化

《意见》明确: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显现的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被首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此前表示,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聚焦数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和效益问题。

三方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梳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被决策层放到了重要位置。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标题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4年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而2015年为《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上2016年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连续4年,农业现代化入题。

事实上,在当前,农业农村面临重大转型机遇与发展挑战:既要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又要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并在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舌尖安全成干部考核指标

作为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内容及改革的意味贯穿全文。《意见》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记者了解到,马铃薯主食开发工作将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马铃薯馒头和面条等产品将端上餐桌。

以往我们一直在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认识更具体,更深入,主要是做好加减乘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2016年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对不同地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调整粮食供给,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另一方面,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

《意见》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意味着舌尖上的安全或将与领导干部的官帽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每日经济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