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俊、刘振伟主编《邓小平农业思想论》
《邓小平农业思想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经济思想的体系、渊源和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农业家庭经营论,农业基础论,农业两个飞跃论,粮食安全论等内容。在其中,韩俊等人梳理了邓小平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总结了邓小平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等。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领域涉及面很广。其中很多重要观点至今仍然发挥着新时期处理城乡关系的指南和方向的作用。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城乡关系思想不仅是现阶段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化解城乡矛盾、保障全社会稳定繁荣的政策指引和思想源泉,在以后漫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都将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方针。
一、邓小平城乡互动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生产关系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倒退,国民生活水平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与周围邻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经济出现了十分凋敝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工业产值持续多年不景气,工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城市人口的粮食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困难;农村的人口负担过重,而且已经大范围的出现了粮食供应困难和绝对赤贫的困境,甚至再度出现了“逃荒”现象。因此,城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从城乡居民的人均占有资源数量看,大量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城乡居民人均经济量少,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其次,从我国生产工具使用状况来看,使用的生产工具跟不上城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工农业生产大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低,靠天吃饭和靠自然条件生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最后,从工业发展情况看,我国工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因此,生产力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放与发展。
(二)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亟需转换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农业发展的安排上实行的是“剪刀差”政策,即由农业廉价向工业输送原材料、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保证重工业的粮食需求、工业原料需求和劳动力需求,优先供应国家的重工业发展,而工业产品却以相对较高的价值向乡村地区输入,由此产生工农业产品在价值上的不平等与“剪刀差”,从而使资金源源不断的向工业领域积累,为工业的建立、健全提供社会资源上的原始积累和基础。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长此以往,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会产生诸多问题,不利于社会长久的发展。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极大的破坏了城乡之间交流的桥梁,阻碍了城市文明向乡村文明的流动。由于身份的禁锢,农民无法获得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信息,也几乎丧失了获得除了农业生产技能之外其他一切职业技能和发展的机会,而长期的、大量的被束缚于土地上。而城市里的各种职业也体现出明显的世袭化、终身化、固定化的计划经济色彩,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交换和发展,整个社会缺乏流动性。
其次,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1958年,为了实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城乡关系停滞。同年,为了控制城市人口,国家实行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不得随意迁徙,尤其是农村人口没有特殊的证明不能移动到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形成。我国实行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禁止农村人口进城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农村为工业提供生产资金和原料等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明,农村与城市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凸显。
最后,基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城市,人地矛盾空前激化。虽然工业产品和科学技术在建国初期开始大规模在乡村运用,然而并没有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应有效果,反而因为农村的土地负担过重而导致了下降的趋势。1957至1976年20年间农业收益率呈绝对下降趋势,1977年与1957年相比,每个农业劳动力粮田负担量有0.7公顷减少到0.42公顷,下降39.7%,劳均粮食产量由1030公斤降低到962公斤,每百元农业收入成本费用由36元上升到55元,上升53%,劳均净产值由355元下降为317元,下降10.7%。
二、邓小平城乡互动思想的内涵
(一)农业是根本
1963年,在一次研究工业发展的会议上,他强调说:“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从长远看会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我考虑,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按照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适当解决吃、穿、用的问题。农业是根本,是统筹城乡关系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农业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繁衍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很多产业陆续发展且壮大起来,解决了人民穿、住等问题。但整个国家的吃饭问题还得依赖农业发展。基于这一认识,邓小平提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这也充分表明,即使农业生产率达到很高的程度,粮食生产到达供过于求的局面,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可改变。
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离不开农业为支援。工人是工业发展的主体,工人需要基本的吃、穿、住等生活资料,这一切都要靠农业来供给。不仅如此,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大部分靠农业供给。所以邓小平告诫全党:“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可想而知,没有农业的发展壮大,工业发展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邓小平多次在会议和讲话中提到农业的重要地位。80年代初期,他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他还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 1986年,他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的经济情况汇报时说:“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1990年,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强调:“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
(二)农业现代化是城乡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 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 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没有农业现代化,粮食增产就是一纸空文,农民和工人的吃饭问题无法解决,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工业品市场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农民和工人无法得到有效补偿,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只是泛泛而谈,更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邓小平指出,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
农业现代化“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邓小平指出,要发展农村,一方面要政策正确,因为政策的威力大。正确的农业政策能够充分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农户在承包耕地后普遍自主安排劳动时间、确立种植结构、决定复种指数,承担农业税费等,导致以集体劳动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走到尽头。另一方面,要靠科学技术。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缓慢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就受到阻碍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全国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只有通过农业现代化之路,使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得到合理优化,发挥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三)改革率先在农业部门进行推动城乡关系改善
邓小平提出,城乡改革首先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农村改革主要是废除集体所有制经济,取消“一大二公”模式。农村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大局的稳定,只有当农村顺利实现现代化,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才会加快,所以要把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作为城乡发展的根本问题来解决。当农村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时,城乡改革的步伐移向城市,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但他强调,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始终要坚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要始终明确中国的城乡改革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只有从中国国情出发,才会少走弯路,这是过去在建设发展中吃过苦头后的经验总结。尤其面对城乡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调整,城乡调整并不是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而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
改革之所以能在农业部门率先进行,其原因如下:首先,农村经济体制单一。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涉及众多领域,而农村更多的是经营形式的改革。其次,农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农村人口占我国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最后,农村改革可以为城市改革提供经验借鉴。极大的鼓舞了人民,对继续进行城市改革增加了进行。
农村改革极大促进农民的生产热情,农村生产力空前解放,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邓小平发现统购统销的政策在初期是有利于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但后来导致农业品市场越发僵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1978年改革之后,统购统销政策被取消。在农村改革初显成效后,改革的步伐移向城市,城市改革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城市改革在农村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脚踏实地的进行着,城市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
(四)城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邓小平高度重视城乡差别问题,认为城乡差距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总是有的,但是差距不能过大,因此要通过以工农业相互支援为核心的城乡互动来缩小城乡差别,这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工农并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指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农业离不开工业。他指出:“工业的任务是在支援农业的同时,帮助和促进其实现现代化。工业城市和发展区要起刺激和带动效应,帮助附近农村发展小型工业,给予农业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把它作为自己计划的重点部分。”工业要支援农业,特别是抓好为农业服务的工业,没有工业的发展,农业也会孤掌难鸣,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小型工业。
工业离不开农业。无论工业化程度多么高,工业能产出的物品有多丰富,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受影响的。因为有农业的发展,工业才会有更多的市场。此外,农村对城市的影响中,农村改革对城市改革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且提供了借鉴意义。
(五)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
乡镇企业有助于改变农业发展的基础设备和物质装备,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既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又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率;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乡镇企业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解决了农业现代化中资源匮乏的问题;乡镇企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人口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
首先,乡镇企业丰富了乡村经济结构,极大提高了乡村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乡村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其次,在实质上是一种工业对农业的帮助和扶持形式。乡镇企业本质上是城市文明在乡村的一种演变,也就是在乡村土地上出现的一种工业文明样态,乡镇企业的出现与发展有效的将城市工业与乡村文明链接起来,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的一大新的社会现象。再次,乡镇企业也在其支持和帮助下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它既可以提供有形的生产要素帮助,在设备、技术、资金上支持,又可以发挥隐形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在发展效应和成就上产生影响。资金、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上给予积极的帮助。最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乡村剩余劳动力,便于农业机器的推广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积水水平乡镇企业出于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态势而越来越多的选择走向企业联合或技术上的联合。这种联合打破了城乡之间多年的阻碍和壁垒,走出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六)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
邓小平在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目标实现的途径问题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通过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p400)乡镇企业是指分散在广大农村乡镇中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企业,包括农村中乡办、村办企业及部分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以及跨区域联办或其他形式的联营企业。邓小平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看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明确地指出:“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
小城镇作为农村工业产品的集散中心和一部分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在与广大农村社区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城市特征逐步增强。小城镇的发展使原来同质性很强的农村社区逐步分化,农村社区的异质程度不断提高。小城镇日益作为农村城镇化的优势区位,对农业剩余要素转移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乡镇企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一是乡镇企业可以直接生产农业所需的工业品为农业发展服务;二是乡镇企业可以直接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农产品提供了消费渠道并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三是乡镇企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生产资金,可以从乡镇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农民在乡镇企业中进行生产可以获得工资,工资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用于发展农业四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冲破农村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的框框,使农村产业结构向着多元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