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朱鼎健: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第六产业玩法

[ 作者:朱鼎健 杨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5 录入:吴玲香 ]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才能真正开展起来?

36日,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让规划先行,首先是要由国家及各级省政府层面主导,由各级规划及住建部门组织邀请规划专家,充分利用自然、文化、乡土等资源,对一乡一镇做好规划。其次,着重做好生态规划,把绿色、环保指标作为乡镇规划中的硬性指标。再次,应循序渐进,试点先行,设定符合实际的阶段性时间表。这也是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的建议。

朱鼎健对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强调,他提案中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是开发商概念里的圈地项目,他所表达的参与主体指向的是当地的老百姓。

特色小镇不同于房地产圈地项目,与单一的房地产开发要做的完全是两回事。朱鼎健对时代周报记者强调道。

切忌圈地开发

去年7月底,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至此,很多地方纷纷开展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

有一种现象也在悄然产生。在一些特色小镇中,包装大于实际,特色小镇往往成为纯粹的卖点,为搞开发盈利铺路,并不考虑村镇本身的发展需求。

朱鼎健对这种现状表示了担忧。在他看来,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应多规合一,结合当地特有资源做全方位的产城开发和建设,要让当地百姓成为特色小镇之主体和最终受益者,而非开发商。

建设过程中一刀切的做法,也是他担忧的部分:不要有千篇一律的城镇化。

朱鼎健建议,海南可以多做一点民族文化、云南可以做少数民族文化的房子,浙江和江苏可以从江南古镇着手。

第六产业玩法

朱鼎健心中还有一个全域旅游或综合产业的概念。

实际上,早在前几年的提案中,他就已经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想法。这是一个能通过一个项目形成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的大布局,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六产业,该产业是三次产业的叠加产业。

朱鼎健举了个例子,法国每年接待因葡萄酒而来的游客约700万人次,葡萄种植属第一产业,葡萄酒加工属于第二产业,葡萄园观光属第三产业,能将种植、采摘、酿酒、售卖、观光等融合成新型的第六产业,就能产生叠加乃至乘数效应,带动整个片区的发展。

每个乡村都有它存在的必然原因,它为哪个产业服务,就努力把它的内在特质放大。朱鼎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实践的时候一定是要基于原有特色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延伸发展产业链条上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村镇经济服务业,将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的产业配置,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乡镇的价值。

如何让农民不用离乡背井离开农村?广大农村人口如何就地实现就业?这些问题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朱鼎健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时代周报》2017-03-14(记者/杨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