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胡培松:优质稻米产业需合理规划布局

[ 作者:胡培松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2 录入:吴玲香 ]

我国水稻的高产育种,从绿色革命到杂交优势利用、超级稻研发一直国际领先,这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我国当前水稻产业面临的形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生产稳定发展为口粮安全贡献很大。1997年我国水稻总产首次突破了2.07亿吨。1997年到2003年因为结构调整导致了滑坡。但是2004年以来水稻一直稳定发展,实现12连增,2015年我国水稻产量创造历史新高,全国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人均消费量。二是资源错配、库存量大。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是我们消耗的化肥和农药量比较大。此外,我国水稻行业存在着产业链低、成本高、效益低、品牌缺乏等问题。

目前存在几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加工业,我国稻米品牌塑造为什么这么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大米加工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一家一户买个机器就可以搞一个小品牌。为什么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呢?是因为加工能力严重过剩。我们国家水稻产业研究力量非常强势,但是稻米产业力量很弱,我们在行内叫稻强米弱,稻米产业发展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大米品牌的公众影响力不强。尽管有一些区域品牌,也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主产大省推不出一个带有地理标志的真正品牌,应该说区域品牌不强,大企业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高。大米特色资源很多,包括富硒米、再生稻米等等,但没有特别响亮的品牌,大米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相比较而言,泰国香米和日本越光米的国际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我国优质稻米发展趋势一要整体推进实现三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二要向用途细分要市场效益。我国稻米82%作为口粮食用,此外还有很多专用品种用于其他用途。比如中嘉早17”这个品种这两年推广面积非常快,为什么呢?因为它特别适合制作南方人爱吃的米粉和米线,在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很受欢迎,所以品种推广特别快。优质稻米要在用途细分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和合理布局,区分用途和种植区域。

(作者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121007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