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村集体资产总量约占全省同级资产的1/3,庞大体量背后面临着巨大的创新改革任务。昨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东莞市委农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东莞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农村集体资产“两个平台”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通过“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活力。据东莞市委农办透露,东莞在全省率先基于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开发建设的村级财务管理A P P已完成开发,目前正在试运行,计划明年向全市推广。
开源
引导村(社区)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大项目
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达1492亿元,约占全省同级资产的三分之一,承担着保障村组运作、公益开支和农民增收等重要功能。早在2012年,东莞市就启动了全面部署农村综合改革工作。2013年11月,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莞城街道、黄江镇和虎门镇“一区三镇街”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创建单位。
东莞市委农办副主任尹国强表示,三年来示范点基本完成创建各项任务,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转型、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改革创造出了特色和亮点。为了解决东莞村(社区)传统物业租赁经济效益日趋低下的问题,市里实施三级联动发展,推行“市、镇主导开发,市、镇、村三级分利”的发展模式,以更大平台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以创新集体经济的发展机制。
“比如,东莞发挥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粤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的带动作用,引导村(社区)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三旧’改造项目。”尹国强介绍说,2015年全市各村(社区)共投资115亿元,参与投资厂房、商铺及其他企业项目2411宗;另外,东莞还出台镇村招商引资、村制造业纳税大户和村重点项目税收等奖励政策,设立镇村产业升级奖补资金,对创新型经济等9大类产业升级项目进行补贴,鼓励集体引进上规模的优质项目,提升物业经济效益。
节流
市财政适时补贴,减轻村(社区)基层公共开支经费负担
创新渠道和发展机制让东莞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活力得到增强。东莞市委农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市村组两级总资产、纯收入分别比改革前的2 01 2年 同 期 增 长20 .2%、50 .9%;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25元,同比增长8 .5%,连续5年高于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幅。
开源之余,东莞还创新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尹国强表示,为减轻基层公共开支经费负担,东莞从市镇参与税收分成收入中切块5%,设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原来由村(社区)负担的农村治安、环卫、行政管理等重大事务开支,“这些补助,主要视各村(社区)在相应板块的负担,进行按需补助。”20 13年以来,市财政补助各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资金共60 .26亿元。
此外,东莞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级预算制度。经过一年多村级预算制度的推行,今年前10个月,全市村组 两 级 实 现 经 营 总 收 入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 .8亿元。
率先用上村级财务管理APP
村“钱袋子”随时随地看
近年来,东莞已全面建成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简称“两个平台”),但由于使用条件、系统构造模式等限制,难以满足对于个人的贴身服务、个性化服务、即时性服务要求。另外,市镇两级集体资产交易网站有庞大的用户群,平均每日有近百条交易信息发布,网站累计访问量达600多万人次。对此,东莞设计开发了基于“两个平台”的移动APP———“东莞村财”APP,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资监管部门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政府便民服务水平。
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尹效良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东莞村财”APP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功能版本,包括管理人员版本、村民股东版本、竞投人版本、承租人版本和社会公众版本。按用户的社会角色对应处理不同的业务。每个版本的关键业务都触及使用人群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核心利益,同时具有实名认证身份功能,支持银行网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在线支付。
目前,“东莞村财”APP已完成开发,正在虎门、南城两个试点镇街试行内部测试。预计春节后在两镇试点运行,并计划明年3月份后启动全市推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南方都市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