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实施“粮安工程”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 作者:杜海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0 录入:吴玲香 ]

原题:抓好粮食收购和产后服务,实施“粮安工程”我国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形势下,我国粮食部门全力抓好粮食收购和产后服务,大力实施“粮食产后服务工程”,为售粮农民提供烘干、清杂、过筛服务,促进粮食提级进等,帮助农民减损增收,避免损失浪费。20142015年,通过价格托底、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带动农民直接增收约1400亿元。

1016日是第三十六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1010日—16日,国家粮食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宣传国家粮食生产、收购政策,讲解粮食种植、收获、储藏科技知识以及节粮减损知识,反映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的措施成效。

据介绍,针对粮食仓容缺口巨大、露天储粮占比较高、基层粮库老旧失修导致储粮损失大的问题,近年来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实施“粮安工程”,截至目前,共新建仓容1450亿斤,维修改造“危仓老库”2460亿斤,粮食收储能力大幅提高,安全保粮效果明显增强。推进科技储粮、生态储粮,大力推广粮情检测、横向通风、充氮气调和环流冷却等储粮新技术,基层一线粮库储粮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平均储粮损失率下降了3%

针对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水平低,鼠害、虫害、霉变较重等实际情况,各地粮食部门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研制推广农户储粮新装具,加强对农户科学储粮的技术指导。截至2015年底,共为全国26个省(区、市)农户试点配置了近1000万套标准化科学储粮装具,使这些农户的储粮损失率平均下降6%,每年为农民减少粮食损失23亿斤、实现增收25亿元以上。积极协调交通、铁路等部门,大力推广散粮汽车、内河船舶等新型专用运输工具,以及散粮成品粮集装箱、面粉散运专用车等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装卸设施,粮食运输损耗率平均下降了2%。(记者 杜海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政府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