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见设计:
说到生态农业,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资源,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土地因为过度种植或者工业生产已经被被严重破坏或者污染,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土地重新转化成种植生态农业的土地呢?
而且如何真正做到为农民干实事,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和土地的附加值,
跟他们一起让中国农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特邀嘉宾-裘成:
说到如何让土地转化成可种植生态农业的土地,
其实生态农业本身就有着恢复土壤和环境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种植方式,利用生态系统服务,
并在农业系统中加入有着施肥和吸引授粉功能的作物,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恢复土壤微生物生态,
不依赖化肥和农药,经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土地就会恢复活力变成适合生态农业的土地。
若勤用天然制堆肥等方式改善土壤,最快只需一到二年时间。
乡见设计:
如今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出现了很多特色农业小镇、小而美农庄和一村一品项目等等。
在裘成你对接过的项目里,有哪些是真正落地在为农民干实事,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呢?有哪些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呢?
特邀嘉宾-裘成:
首先其实是针对消费者的教育,从消费端驱动是比较有效的,
让消费者意识到生态农业所获得的食物和化学农业获得的是来自两个不可比较的系统,
食物对人健康的价值与其农业生产方式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国内已出现了一些创新型的社会企业组织在连接两者,他们通过农夫集市、社区支持农业、亲子互动、食物疗愈教育等方式来连接消费者与农业。
关于农业的疗愈作用,有研究发现,通过跟农业和土壤的接触,能治疗心理疾病,
土壤中的微生物很多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对人们的身心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所以城市和城市周边的农业,通过给消费者以体验和教育来增强消费者意识,
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自身的身心健康,这些消费者也将通过消费行为来支持向生态农业的转型。
而这类创新组织可以自己本身作为链接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纽带,也可以对小农群体进行服务化培训。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采蘑菇的小菇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