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村科技扶贫,官方有何作为?

[ 作者:金土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2 录入:吴玲香 ]

扶贫开发的工作会议是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这安排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关于中国贫困人口数量,金土地小编特意去搜索了一下,得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7000万,可想而知,扶贫的开发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农村的脱贫方式有很多种,而科技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之一,落实科技扶贫,不仅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针对生产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因此,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各种措施引导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多种层面的帮扶,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转化应用,真正发挥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

一、精准调研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本地自然资源、地理交通、生态环境、市场发展、农民素质等特点,探寻贫困的主因和脱贫难点,分析发展劣势和优势,因地制宜找路子。

二、加快技术推广与信息传播

在安排扶贫经费的基础上 ,以项目带动开展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开发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根据季节、气候、灾害、作物生产规律等情况,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使农民及时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

三、发展基于资源优势的特色现代农业

服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山地农业综合开发、龙头企业培育、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选择农民参与程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引导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新型业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格局。

四、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支持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构建产业链条。辅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成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辅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将单纯技术帮扶拓展到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公司化经营、品牌创建等综合性服务,形成产业链条,减低返贫机率,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五、培养乡土人才与职业农民

重视农村科技文化教育普及。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培训 ,使贫困人口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

六、强化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建立院地联动工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双方挂钩联系人,协同推进项目实施,做到链条部署、清单管理、精准帮扶,确保取得实效。

即使中国贵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在人均GDP上却远不如其他的发达国家,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正也是因为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而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贫困人口的问题永远都是需要被解决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金土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