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小县德清境内的莫干山以风景秀丽多姿著称。如今,去莫干山的游客又多了一个理由——民宿。近年来,德清环莫干山附近的乡镇兴起“民宿经济”。闲置的农民房摇身一变,成了既有“乡村味”又现代化的民宿,配套设施、服务、产业等不断完善。不少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原本不起眼的老房子,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新引擎。“下山打工”的村民重新“上山创业”。
●最夸张的回头客:4年不到来了15次
德清莫干山镇庙前村昔日的办公楼,如今变成了民宿,通体乳白色的三层楼房与周边翠绿的竹海相映成趣。这家名为“莫干山居图”的民宿,以“剑”“瓷”为主题,除设剑瓷艺术馆、酒吧、咖啡吧外,还有收藏两万多册书籍的图书屋,文化氛围浓厚。自开业以来,每逢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开门就是竹海,满眼皆为绿意,莫干山为德清发展民宿提供了独特的环境资源。在德清,类似“莫干山居图”这样的民宿有300多家。它们主要集中在县域西部环莫干山的莫干山镇、筏头乡等乡镇。
德清县旅委副主任杨国亮介绍说,德清民宿主要分三类:一类是以“裸心谷”“法国山居”为代表的拥有异国风情的度假村。一类是以“三九坞区块”“岭坑区块”为代表的农民房改造的民宿。还有一类是以“陆放版画藏书票馆”“莫干书院”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品。其中,由外国人投资管理的“洋家乐”名头最响。
这些民宿大多由租用村民闲置旧房改造而来,在个性化设计的同时,保留“乡村味”。改造全部就地取材,变废为新,并采用渗透式排污系统,确保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此外,德清民宿还积极推广生态消费观念,要求消费者节约用水用电,禁止室内抽烟。
来这么多“规矩”的地方旅游图啥?上海的王小姐说,大城市呆久了,想到乡下透透气。德清民宿提供了原生态的自然体验,且服务一点不比星级酒店差。
德清民宿主要客源为上海、杭州等地的高端消费者。针对这一群体,德清民宿在提供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服务外,还注重营造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从消费者网上预订开始,就有专人负责、接待、回访,提供管家式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主打高端的德清民宿价格并不便宜,平均一晚标价要上千元。莫干山镇劳岭村西坡29号民宿一晚标价最高达7800元,即便如此,还经常满房。“最夸张的一个回头客,4年不到来了15次。”经营者钱继良笑着说:“我们4栋别墅和19间客房的年均入住率达到87%。”
●从“下山打工”到“上山创业”
借助民宿这一“绿色经济”,德清西部原本只剩下老人、孩子的没落乡村,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也让在外打工的村民看到了新的致富希望,返乡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多。
莫干山镇何村村民李华原本在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看到民宿生意红火,感到家里房子闲置可惜,便和上海的两个朋友商量,一同经营民宿。今年,400平方米的两层老宅已完成装修,正式对外营业。虽然装修花了100万元,但李华并不担心:“从现在的行情看,每间客房日租金可达1000元,相信没几年就能赚回成本。”
民宿的兴起,也让众多德清村民参与分羹“生态红利”。莫干山镇劳岭村村民林树荣原本开拖拉机,邻居开起了民宿,爱烹饪的他就改行当起了厨师。“今年收入四五万元没问题,家里还有笋干、茶叶等特产,也可以卖给客人。”据统计,像林树荣这样在民宿上班的劳岭村民目前共有近200人。
来自德清县旅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光以“洋家乐”为代表的100多家精品民宿就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其中境外5.2万人次,总收入1.87亿元。
劳岭村党总支书记贾小平说,随着民宿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村民致富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有的村民将农副产品卖给民宿,有的村民当起房东、做起了管家,还有的以房租入股当股东。
据介绍,目前德清西部农房出租共计160幢,总计年收入480余万元,平均每幢每年收入3万多元。此外,村民也从土地流转中增收。如兰树坑村分水岭小组,流转的土地大多是荒山林地。组里和一家公司签了50年协议,流转费用是每亩每年500元,且每5年递增10%,累计费用200多万元,涉及90多户村民,平均每家能拿到2万多元。
民宿的兴起直接带动了德清旅游的发展。杨国亮说:“这几年,来德清休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不得不承认,民宿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旧房经济”不断探索“高大上”
2015年,国际乡村旅游大会在德清召开,德清成功入选“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会上,德清正式提出将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度假第一县”,这给当地民宿产业发展又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德清民宿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亟须克服的问题。莫干山镇党委书记沈生章说,德清民宿的整体发展规划、经营模式等都亟待完善。
针对这些制约瓶颈,德清县也在开动脑筋,进一步促进西部山区民宿产业向规范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德清县立足于《莫干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中国·德清莫干山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总体规划》,将民宿经济纳入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编制民宿经济、民宿旅游项目专项规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格局。2015年,德清出台了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
杨国亮说,德清民宿已有一定规模,今后将不断提高准入门槛,宁可少而精。对拟进驻度假区的旅游项目,将按照污染排放、产品类型、投资强度、亩产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民宿经济的发展控制在环保容量之内。
在打造精品化民宿方面,裸心谷度假村项目是当地的佼佼者。该项目引入“绿色建筑”标准,其树顶别墅和夯土小屋荣获国际绿色建筑铂金级认证,成为中国首家获此殊荣的生态度假村。
“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方面也将进一步完善。”杨国亮说,德清将加快建设户外运动体验中心、慢生活示范区、环西部山区自行车绿道等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旅游配套项目,逐步形成西部慢行系统。同时,合理规划、设置停车场,创新组合开发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实现“开门有景观、出门有景点、整体是景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东方城乡报》2016-08-16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