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秸秆综合利用的“账本”

[ 作者:王卓 罗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11 录入:吴玲香 ]

如果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在全国范围内达到5000万吨/年秸秆处理规模,将高效利用1.6亿亩小麦、玉米、水稻秸秆,每年减少8000万方木材消耗,实现农药减量30%以上,至少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2700亿元/年的产值。

县级财政每年投入1000-3000万元用于秸秆禁烧,建议把该部分资金直接补贴给农民。

截至2015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03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1000万吨;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300万户,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规模化沼气工程已发展到10万多处。

……

这是与会人员列出的一连串数字。从这些数字中,记者看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潜力。

虽然秸秆还在烧,开发利用遇到诸多困难,但是,从山东、河南等地的经验来看,秸秆综合利用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正如杨健常委所说,前景可期

如果说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账本,那么经济账是很重要的一笔。但仅仅算经济账不行,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就是公益账绿色账。这些无形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而且,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不能仅仅算当前账,还要算长远账,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去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政协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