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农村土地改革究竟要做什么?

[ 作者:金土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0 录入:吴玲香 ]

随着国家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推进,金土地平台的客户群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看到了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所以,金土地(微信ID:kingland_)资讯平台上关于农村土改的一些信息也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为此,小编今天整理了关于2016年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早在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

一、土地改革背景

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在世界上是最为独特、最为复杂的制度。这套体系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点:二元分割、政府垄断和非市场化配置。

第一,所谓二元分割是指城市和农村是完全分离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所有制制度。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地方政府享有建设用地的处置权,出让权和收益权。农村土地则是农民集体拥有农地农用时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在农地转为非农用时,农民的土地权利在获得原用途的若干倍数补偿后即告丧失。

第二,所谓政府垄断是指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是由地方政府通过征收农地而独家垄断,并依据不同的土地使用用途,采取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

第三,所谓非市场化配置是指耕地占用实行审批制度,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计划手段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用地的供给则实施严格的指标控制,确定土地供应和利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征收、储备土地,最终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土地的供应出让。

二、2016年农村土地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在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村土地改革的三大方向:

第一,“三块地”改革试点。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将全面深入;

第二,土地确权登记。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代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将迎来系列部署;

第三,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将迎来顶层设计。

三、农村土地改革的整体思路

农村土地改革的思路,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改革的总体部署,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第二,缩减征地,规范征地,减少划拨。通过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

第三,耕地实现资产和融资功能。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突破性提出赋予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和担保功能,这意味着农村耕地的资产和融资功能首次被决策层认可。

第四,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如果在执行环节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能够改变过去的补偿方式,转向参考土地市场市价补偿,那么将会显著提高农民的收益。

第五,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第六,放宽合作社资本限制。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第七,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对于耕地,既坚持了传统上的集体所有权这一基本前提未变,同时也坚持“农地农用”的基本原则未变,改变的重点是集中式耕地经营的方式上,方向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

第八,对经营性用地允许流转。于农村集体所有“经营性用地”,则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流转,这个前置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经营性用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经营性用地流转的范围实质上是受限的。

第九,提高征地补偿。在农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转换环节,目前实行的征地和“土地招拍挂”机制没有改变,只是减少了征地的范围、提高对农民的补偿,这意味着交易环节,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仍然较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金土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