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粮食价格为何下跌?农民还有补贴吗?

[ 作者:中金在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1 录入:吴玲香 ]

我国粮食价格为什么会下跌,以后农民还有补贴吗.对于这些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北京召开的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暨2016三农发展大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给出了答案。

1999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五年滑坡,2003,粮食总产量降至8000多亿斤,那时是供不应求。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加紧研究三农问题,提出了重中之重的概念,并从2004年开始,把中央一号文件这个编号重新给予指导三农工作。

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允许多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成为粮食购销主体,实现粮食多渠道购销。2006年中央又提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综合性补贴。目前这四项补贴一年的投入是1700亿元。最开始实施这个政策时,反复掂量,是利大于弊的政策,当年提这个政策是对的,但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个政策也可能变为弊大于利,不改就走不下去了。

2004年刚开始实施最低价收购政策的时候,由于当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当时的最低收购价是低于市场价的,它只能对市场价格起一个托底的作用,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就由国家来收购。这个政策实施的最初4,基本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最低价也没有作出任何调整。这表明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没有人付出代价,但粮食产量持续增产,粮价持续上涨,这个政策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2008年开始,国家不断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一直调到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从2008年到2014,提高了14%,稻谷从0.7元多提高到1.3元多,提高了91%以上。实施这个政策,我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其中有一个道理,对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农产品供给,一手调动农民积极性。

只有把价格分开,让国内产品的价格不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贵。否则一定会选择便宜的东西,只有它的需求扩大了,生产出来的东西才好卖。陈锡文强调,最关键是不要让农民受大量的损失。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金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