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李克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

[ 作者:谢晶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5 录入:吴玲香 ]

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关注。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便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风向标。透过这份报告,我们看到的不仅有扎实准确的数据,灵活适度的政策以及稳中求进的经济目标;更看到了为政之道,民生为本的调控和改革措施,尤其是党和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坚定决心。

许多两会代表委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精准扶贫可不能光是扶钱,更要扶智。长期关注农村发展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说,“这是一招组合拳。”“智的扶贫更加关键,只有脑袋,才能让口袋一直富下去。怎么让脑袋”?最重要的就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有代表建议,设立农民节,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关怀农民,共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呢?首先,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既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又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各项体制性、制度性改革。但是,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谈何容易,哪一项都离不开资金的扶持。因此,只有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农业现代化自然受影响。在过去,由于农民缺乏抵押物、农村地区信用评级较低、农村金融网点缺乏等因素,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而言,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我国农村发展和中小企业成长。2016,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战”,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地区加快设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数量,同时结合互联网金融等方式,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等作为抵押物成为可能,增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许多代表委员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农村金融领域。从民间金融、草根金融到解决涉农企业融资难的着力点、服务实体经济所需的金融创新,作为金融三农的聚合平台,农村金融无疑成为两会关键词之一。

事实上,为了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今年的一号文件从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改革等方面,对未来一段时期三农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尤其是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指明了正确方向。一是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规划,普惠金融服务得到增强;二是提出了以农信社省级联社再改革为突破口的农村金融改革要求,增强农信社系统支农功能;三是吹响了金融机构下沉三农服务集结号,使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从口号形式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四是给了地方政府更大金融监管权,落实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机制;五是鼓励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为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突出了涉农贷款地位,建立了三农贷款考核机制,完善了农村保险机制,三农稳健发展撑起了保护伞

许多代表委员围绕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讨论。继去年提出《推动产业链普惠金融发展》的提案后,全国政协委员、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的两会提案是《关于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的提案》,这已经是潘刚3年来第二次提交这方面的提案了。潘刚希望借助两会契机,让普惠金融为更多的产业服务。潘刚表示,不仅要鼓励龙头企业设立普惠金融机构支持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发展,还需要政府、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创新,“协力打造更具特色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此外,因土地经营权至今没有通过法律确认合法地位,涉农金融机构难以对土地抵押贷款持续跟进,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权能难以完全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确立土地经营权法律地位的建议》。他建议,为顺应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趋势,相关部门应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完善土地制度规定,系统修改《物权法》和《担保法》等法律规范,进一步优化农村产权结构,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探索颁发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权属证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对土地承包权人和土地经营权人的法律保护。

这些提案无一不是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紧密相关,无一不饱含着代表委员的心血和期盼,那就是集各方合力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显著提升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一部铿锵激越的农村金融改革进行曲已然奏响。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金融时报 2016-03-24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