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湖南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村|中方县大松坡村:中国南方葡萄沟的乡村振兴之路

[ 作者: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村委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9-19 录入:朱烨 ]

——怀化市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1.jpg

 大松坡村是“湘珍珠”葡萄核心产地,葡萄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被誉为“中国南方葡萄沟”。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610户2179人,党员47名。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00余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1万元。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家园先进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平安村”、“省级生态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怀化市文明生态村”、“怀化市卫生村”、“市文明村镇”、“县文明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产业发展十佳村”、“县全面发展十佳村”,2014年获批国家3A级景区。2015年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国法治建设示范村”,2017年9月获“全省无邪教创建示范村”,12月获“怀化市文明村镇”,2020年3月获“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和获“国家森林村”,6月获“全省基层党建示范村”,9月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1年2月获“全省文明村镇”,6月获“怀化市基层党建示范村”称号。村域景区有袁隆平院士的亲自题词“中国南方葡萄沟”,“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百年老藤。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536.png

一、主要做法

大松坡村2021的乡村振兴工作在桐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了较好地成绩,社会事业稳步推进。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日渐提高,人居环境大大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建引领全村的各项工作开展,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抓班子建设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613.png

第十一届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在桐木镇党委和政府的坚强导下,换届工作有序推进,风清气正,没有拉帮结派和违纪违规的现象出现,并且作为了怀化市的村两委换届工作的示范村,严标准严要求,使得换届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村两委班子成员中老、中、轻相结合。文化层次梗上一台阶,把年轻、有文化、有素质的人员推选进了两委班子,给班子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动力。班子整体素质较高,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村两委班子共五人,大专以上学历两人,高中以上学历三人,平均年龄50岁不到,极具有战斗力。以支部书记为班长,大家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二)党建引领促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主纽带和桥梁。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是否明显,工作开展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是群众的“贴心人”,上级党组织的“触角”。                                                                                                                                                                                                                            

1.重视支部的整体素质提升。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开展支部日常党务活动,每次支部会议大家都严肃一待,为支部建设、党员管理、群众服务、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谋划和布局。分片村两委干部积极协助各自所在的党小组认真组织好本党小组会议,为支部工作开展献计献策。党员大会、支部书记认真上好每一堂党课,把内容难懂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每位党员都能够听懂和加以日常实例。党员组织生活会上,大家自评中肯,尤其是在互评过程中,面红耳赤,指出被评党员的缺点和不足。实施严格的制度管理,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切入点,严格落实积分管理,每月针对每个党员考评一次,考评结果在专用栏予以公布。主题党日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执行,积极有序组织党员参加党日活动。使得党员思想素质修养逐步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545.png

2.补充新鲜“血液”强队伍。大松树支部平均年龄较高,党员老龄化严重。今年把年轻、有素质、思想觉悟较高的人员吸收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作为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年初,通过支部广泛宣传发动、村民小组长推荐、老党、员干部举荐和自荐等方式来发现新“苗子”。今年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2名,转正1名。平月年龄在30岁以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人,大专在读1人,七月份通过党员大会确定的两名入党积极分子安排专门党员干部进行培养,对他们进行帮教带,保持他们思想的高度纯洁性,对党敬仰,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加强对党组织的深刻认识。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623.png

3.丰富党组生活,提高组织凝聚力。以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为载体,举行了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以歌颂党和祖国,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有舞蹈、小品、走秀、独唱等。最有意义的是支部党员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响彻整个会场,通过车本次活动给支部所有党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群众参观人数上百人,每个节目都深受群众的喜欢和亲睐,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4.示范创建,强化阵地建设。以示范创建作为工作动力和目标,来推进党建工作,大松坡村2020年获“湖南省竞建工作示范村”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以此为工作动力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硬件建设方面以县组织部的“五化建设”为要求,规范党支部阵地建设。软件方面以党员思想教育为目标,强化日常学习内容:党员个人学习以手机端app“学习强国”为主要学习形式,建立党员微信交流学习群,随时掌握每位党员的思想动态。“五到户”工作开展举措把党员干部连联系群的方式更加规范和细化,自从活动开展以来,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每位党员都建立了走访台帐,对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中予以解答或者登记在册,分类完结。                                     

(三)中心工作长抓不懈                               

严格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年初完成了耕地“非粮化”、“耕地抛荒”登记摸排工作,共排查出“非粮化”面积428亩,“耕地抛荒”201亩,抛荒整治完成率达96%以上。聘请了两名森林防火员,对全村公益生态林开展日常巡逻工作,并做好巡山记录,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进行监管,防止火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四单一制”工作,严格安全措施管理。道路交通劝导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大为提高。

(四)乡村振兴得民心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首先是加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发挥了基层党组的示范带头作用,我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开展力度较大,并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村党支部带头,组织全体支部党员、志愿者、群众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大清理,投工投劳400余个。每个村民小组制作安装了宣传栏,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门前三包”责任制。对农村人居治理进行常态化管理,同时也制定了奖罚措施,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卫生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张榜公布,全村评出37户“最美庭院户”。其次是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村两委干部发掘本村集体经济的潜力,利用本村资源优挖掘更多优势资源。  

二、主要成效

(一)人居环境整治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648.png

一年来,通过全体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的广泛宣传、共同参与,我大松坡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有效提高,形成了人人讲卫生、户户讲文明的良好氛围,人居环境达到“六无一全”标准,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优美。同时也得到了县市领导的赞扬与高度认可。为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内在动力,切实增强了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到目前,我村共配置分类垃圾桶67个,家庭分类垃圾桶500个,制作固定宣传栏12个,固定墙体宣传标语5副,横幅24副,标语120副,分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清理各类垃圾15.2吨,新建无公害卫生厕所57座,全村卫生厕所585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918.png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团结带领全村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面提升了村民人居环境意识。通过集体座谈、深入群众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台账,利用实地调研时机,向群众宣讲党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增进干群关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通过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广泛宣传,通过村组广播、固定宣传栏、墙体宣传标语、横幅、宣传资料、村组微信群、为民服务微信群、上门走访等方式,一是组织党员42人、村组代表40人、青年志愿者30人等共计112人带头长达一个月的公共区域卫生清理,如:溪流、河道、水渠、水井、山塘、卫生死角、“牛皮癣”等各类垃圾;二是实行门前环境卫生“三包”制度,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绿化管理、责任区内秩序,自觉接受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评比小组的检查,共同维护环境整洁。对拒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大松坡村村规民约》的规定,由村委会通知限期整改。三是由包片干部组织小组组长动员群众对辖区组级道路两旁的杂草、排水沟、有色垃圾的清理,做到全民人人皆晓、全民参与的集体精神。四是通过保洁员全日制上岗制度对各自的责任区域常态化清扫、保洁。五是通过成立“五老”人居环境评比小组采取定期检查考核,各组实行交叉检查评比,包括公共区域卫生和家庭卫生,检查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打好分做好结果登记,收集好影像资料,考核结果将纳入到各组及个人年末绩效考评中。通过评比情况结果,全村参与评比户数581户,评出最清洁户78户,清洁户491户,欠清洁12户,现金奖励“最美庭院”37户;现金奖励村民小组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围绕我村的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问题发现党员干部凝聚力不强、发展的思路不够明确、为民办事的力度不够、深入群众的意识不强、工作开展遇难而退等问题进行落实检查,积极调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消除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动员、宣传阻力较大、效果不明显、工作难以推进等问题。同时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过程中收集、整理的民情民意及时进行碰头会,商议完成时间节点,结合实际形成报告上报相关行业部门,争取民生实事的快速办结。充分考虑实地调研、长远布局、长效机制,抓住存在的短板问题,专项研究对策并落实责任主体,不定期考核检查,落实好各网格、片区责任人,做到人人有责,有责必究。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种植刺葡萄、柑橘、黄桃等特色水果。2020年成立“三社合一”,广泛吸纳农业经营主体和本村区域内的企业,资源整合后,供销社为我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农资供应保障及产品销售渠道,农商行给予社员和农户办理贷款121笔,共726万元,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成功引进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通过组建电商人才、对接线上线下渠道供应链,修建800㎡分拣仓、380m³冷藏库,帮助农户销售葡萄、柑橘等农产品1200吨。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951.png

发展葡萄、黄桃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同时,先后引进省级龙头企业(湖南省海联食品有限公司),创办南方葡萄沟酒庄、包括建立产业基地50亩和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引进投资5000万元,年产值500万元;党支部书记唐克勇带领种植大户创办了湖南省桐木酒庄有限公司,年加工刺葡萄酒达200吨的生产线,引进投资450万元,年产值120万元。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劳动力需求2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25人。增强了就业承载能力,带动更多脱贫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打造新业态特色村。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735.png

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团结带领全村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通过集体座谈、深入群众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台账,利用实地调研时机,向群众宣讲党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增进干群关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与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创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村集体经济,探索“党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村集体经济产业重点发展避雨大棚葡萄项目与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村支两委班子集体入股,以村干部带领全村一起致富的发展思路,计划在五年内将大松坡村发展成为全市新业态特色电商示范村,辐射和带动周边县市,以点带面,扩大本村特色农产品发展潜能,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0万元。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方面,通过组建电商人才、组织培训,吸纳资金,了解供应链需求,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整合供应链、物流、仓储等有效资源,运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到目前日出货量可达10000单。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一村一品”战略,在原有葡萄产业基础上打造刺葡萄精品,提升刺葡萄的果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延长采收周期、降低病虫害风险等问题。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围绕我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问题“真抓实干”,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明确发展思路、增强为民办事的力度、增强深入群众的意识等问题进行落实检查,积极调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消除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动员、宣传阻力较大、效果不明显、工作难以推进等问题发展我村优势朝阳产业。同时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过程中收集、整理的民情民意及时进行碰头会,商议完成时间节点,结合实际形成报告上报相关行业部门,争取民生实事的快速办结,充分建立好群众基础。实施实地调研、长远布局、长效机制,抓住存在的短板问题,专项研究对策并落实责任主体,不定期考核检查,做到人人有责,有责必究。

(三)“三社合一”试点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品生产,产品的供销,产业资金(金融)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指示精神和中发(2015)11号、湘发(2016)3号、怀发(2016)13号文件精神,根据怀化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五个大提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于2020年6月中旬成立了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级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信用服务社“三社合一”服务站。

1.整合资源,利用现有村级服务中心,创办“三社合一”服务站。大松坡村“三社合一”服务站的成立是村支两委发起组建的,建设过程中,广泛吸纳农业经营主体和本村区域内的企业,今年7月份合作社建了380立方米的冷库,400平米分捡仓100平米的物质储存供应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南方葡萄沟酒庄、桐木酒庄、惠民公司等几家企业入社,理事会成员7人,监事5人,社员共172户,720人。组织召开全体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三社合一”班子成员,成立了组织机构、讨论制定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社员的注册及营业执照的办理。“三社合一”具体工作是专业合作社,其中村集体占股51%,其它社员占股49%。经营服务范围: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指导,具体包含种、养、加工三个方面,农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农商银行给我们大松坡村“三社合一”的社员和农户进行全面整村授信,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掌握详细资料,通过村五老成员认定,合情合理给每户资金的额度进行评定。根据这个评定结果,社员、农户可以直接办理信用卡直接贷款,不需要任何担保,同时也减少了贷款程序。农业农村局给予我们提供了农业技术服务,人社局给予我们提供了技能培训。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900.png

2.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葡萄种植实行统一标准管理:施肥、打尖、摸芽、保花、保果、高效病虫害的防治。葡萄成熟后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渠道,2020年线下实体销售400万斤左右,线上销售4万斤左右,线上销售利用顺丰包邮,真空包装销售到全国各地,;2021年通过对接顺丰、商超、社区团购帮助葡萄农户增效近50万元真空包装销售到全国各地,突破了葡萄鲜果线上销售的瓶颈,这种模式原来做不到的,通过合作社牵头探索、实践而总结了经验,实现了我们老百姓的多年心愿。

微信截图_20220916181809.png

3.夯实责任,为民排忧解难。2020年冰糖橙产量丰收,销售困难,合作社多方筹措资金,收购了冰糖橙、黄金贡柚共109万斤,通过对接线上线下,超市、批发市场以及电商供应链销;2021年通过对接顺丰、商超、社区团购帮助葡萄农户增效近50万元,解决了我村农副特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

4.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通过各方资源整合,大松坡村“三社合一”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运营发展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并在物质和经济方面都给予到的帮助,结合进一步的发展注入了再生动力。同时也到广大群众和社员的关注,合作以一种崭新的运行模式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中获益不少,直接为他们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收入。合作社成立以来带动就业100人次以上,共发放劳务工资近20万元,几个月时间共创造营业额近200万元,创造收入20余万元,这样以来调动了社员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

5.加强了硬件建设。规范阵地建设,合作社服务办公室,配备了现代办公设备,制度上墙。于2020年7月份合作社建了380立方米的冷库,550平米分捡仓,100平米的物质储存供应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打造了很好的供应链平台,能够满足各种水果供应的供货需求。

6.完善运营管理。首先是组建了运营管理团队,由合作社法人负责运营管理的全盘工作,下设办公室。有技术指导服务组,有农资采购组、农产品采购组、市场营销组、客户服务组等。其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培植各种网络销售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合作的产品销售团队,培养网络主播带货红人。

7.架设优质的信贷桥梁。积极引进农商行的信贷支持,在2020年进行全村授信,发放贷款121笔,共726万元。在2021年2月,引进中方县农行,支持“三农”发展金融服务项目,目前共采集信息150余户,发放贷款45户,其余在资料审批过程中。

(四)文旅融合发展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立了以村党组织书记牵头的领导小组,把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强村纳入议事日程,开展经常性的活动,让文旅融入百姓生活。目前,阵地建筑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功能用房和配套设施达“十个一”标准,即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图书室、一个乡村百姓舞台、一个文化讲堂、一个法制宣传长廊、一套文体设施、一套数字文化服务室、一个乡风文明理事小组、一支小业余文艺队伍,以保障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和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村委会还设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谈心室、志愿者服务站等功能室,阵地建设不仅体现了环境的美化性,还体现了服务的便捷性。

深入开展山区文化人才培训活动,积极培养、挖掘本村乡土文化人才,计划培养一批广场舞、剧团、书画等文化人才队伍。广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开设就业创业、老年学校,传统文化、革命事迹等课程。发挥文旅志愿者队伍作用,积极开展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村文化活动,计划每年开展送戏下乡4次,送电影下村放映3场。

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全村共引进规模精深加工企业三家。村域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湖南省海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南方葡萄沟酒庄有限公司、湖南桐木酒庄有限公司),年加工刺葡萄酒、果汁、冷饮等1000吨以上,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率4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强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好,乡村农业产业体系完善。鼓励发展家庭作坊式小酒堡8家,年加工能力700吨,2018年全村刺葡萄加工业产值达4000万元。2014年“南方葡萄沟”获批国家3A级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文旅融合促发展,本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为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就地解决了精深加工问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益。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增收门路,农户入股村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再以项目的形式投入企业,实行年分红收益,长效发展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再是口号。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已发展有“百年老藤”、“和美农家”、“蒲海农家”、“富贵农家”、“东成农家”、“月色农家”、“半山楼农家”等葡萄农家乐25家,园区集休闲、住宿游乐、体验、康养等为一体。景区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休闲服务业的兴起,促进了文旅的发展,来园区购物、赏景、休闲避暑度假,拉动了消费链。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服务型就业岗位,旅游采摘旺季(8月至11月)平均每天从业人员达100人以上。同时也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从事林下土鸡养殖大户8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企业),个体+农户+其它等模式。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开辟了长远发展方向。

 行动.jpg

(供稿单位: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村委会;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湘村行动:湖南乡村振兴精选案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