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安萱:我去台湾学农

[ 作者:安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04 录入:吴玲香 ]

台湾地区的人均耕地是大陆的1/3,人均林地是大陆的1/4,人均草地是大陆的1/50,出口畜鱼果进口饲料木材橡胶等虽然是逆差,算上国外游客则是顺差,但是台湾农民收入是大陆的25倍。作为一个贺雪峰笔下“半工半农”的我去台湾转了一圈,想寻找一些农业经营之道。

大陆的农民回答我们为什么贫穷

1. 我的林地耕地草地星罗棋布一样分布在村子里的各个地方,没路没水没电,不能机械作业,人工种,办不起农场。

2. 我们没技术没资金搞不了那些赚钱的种养项目。

3. 我们文化专业水平太低,打工没技术。

4. 农产品卖不掉。

5. 土地不能交易,比如卖出我不善长经营的林地或多余的房屋获得资金。

6. 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者城市我买不起房。

台湾的农民回答我们为什么富

1. 总统是民选、农民占人口的40%,侵害农民利益我们不选他。

2. 台湾农地允许交易能够建立小农场。

3. 台湾有农协,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生产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

4. 我们是发达地区,务农的是有志于商业农业的下乡市民和企业家。

5. 商业农业:有机精致特色农产品,产品深加工,农场旅游卖风景,实现三级跳。

6. 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一样。

7. 国以民为本,民以种为先。

大家去台湾的目的不一样,我是去取经的,台湾的农业不用多说,世界最高水平,两地区的区别如下

1. 两岸选举问题是政治问题,大陆的民众都避而不谈,我更不想谈。

2. 两岸农村的基础设施不一样,通水通路能电能气通网络,农业产生的经济价值不一样。台湾高于大陆内陆。

3. 两岸地权不一样,一个是私有,政权与军队的有效管理土地就产生了交易价格,交易价格由使用价值和区位价值构成,购卖农地增加了资金价值,土地整理+水利工程+机耕道使农地的永久使用价值增加,地力的提高产出增加价值增加,弃耕价值下降,建设了建筑物价值增加,不善农业经营者卖掉农地交易价格收回了投资,升值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土地的区位价值。所以才有人去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懂得经营者来经营土地就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优胜劣汰使农业经济发展。公有制,传统农耕土地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农地的使用价值下降甚至消失,必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才具有使用价值,东北的农地地块大适合机耕比南方的小梯田租金高,就是使用价值的体现,虽然耕种年产量绝对比南方农地低,因为大陆农地不能交易,投资的农业基础设施价值不能从交易中收回,经营者没有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动力,种植成本太高弃耕,农地的使用价值进一步下降甚至消失,农业产出萎缩,国家对农地的投资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农地太庞大,就是投资了随着时间而发生折旧,使用者也不会维护。资本主义农业农村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小农经济及集体经济越搞越停滞,出现各种问题。

4. 农民素质不一样,台湾是下乡市民与企业家,还不停地培训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经营知识使农业的发展更好。大陆的农民是原住民,经营者平均学历初中,农民不能从农业产业链中获得比较效益,改变职业使农业产出下降,但科学的进步作用大于弃荒及经营的粗放,保持粮食的增长。要组织培训初中水平的大陆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知识,估计难于上青天。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只要经营农业就必须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除非不依赖农地)否则无法在传统农耕土地上进行现代农业经营。

5. 组织不一样,就是地权私有化的农场,农业种植的长周期低利润高风险吸引不了企业的参与,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融合,个体农场主面对大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很难具备产加销的全部知识与能力,必须企业、政府、公益协会组织起来闯市场,但WTO世贸禁止政府行为交易。台湾日本的农协、美国的农产品贸易企业、中国的合作社就运用而生,市场贸易能获得巨大的好处,台湾的农协就变成了共产主义宗旨,大陆的组织是县镇村各级政府,但理念不一样,农村是原材料生产基地,为城市作贡献的,经济危机的转嫁者,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土地细碎化的制造者,集贸市场食租族的建设者。诉求方式差别大,台湾农民有什么诉求通过农协通过网站向政府表达诉求,竞选者也深入农民当中了解民意。大陆的农民都是寄希望于下一代培养下一代离开农村农业,再苦再累往肚子里吞,农民也没有表达诉求的网站与途径及能力,农民的诉求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网站也不敢发表,网上充斥着小农经济的改良家与提醒家的文章,不研究深层次的原因。

6. 台湾农作物育种是全面开花卓有成效,蔬菜、水果、牧草、粮食、家畜,水产,基因工程等,育出了享誉全球的很多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热带绵羊都育种,南方真的很需要一个绵羊品种。整个农业的品质和产量很高,农民经营的范围很宽广。而大陆育种集中在粮食品种,吃起来就如同吃饲料粮。水果难看如同嚼蜡,猪肉不是味,加工很低,乡村体验在城市辐射区10公里,我们的农民很难拿出几个与台湾一样的品牌农产品与像样的农场。当然农民种植技术跟我们的育种水平比翼齐飞。我们的农机制造水平与台湾一样一桶屎,台湾山地农机以日系为主。

我在台湾他们知道我是农民,觉得很奇怪,在他们眼里大陆农民就是贫穷的标签,在中国学者眼中也是如此,其实新一代农民有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是没转户口的城市居民。

我们形成了农产品自己都不够吃,没必要走出国门和产品加工及品牌质量的否定农产品贸易的好处,也不重视农业的整体产业的发展,一味地蛮干把所有资源搞粮猪产量。就好比大跃进大炼钢铁一样怎么也玩不出工业化。没有农产品的贸易农民与国家得不到贸易收益。多的过剩少的进口形成贸易逆差与浪费。

农民写这类文章真的没啥用,看到《中国乡村发现》醒目位置“让农民自己说话”来了兴趣,挤出打工时间与务农时间说几句话。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