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互联网+党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作者:邱晓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9 录入:吴玲香 ]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服务群众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的服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于是“互联网+党建”这一服务模式便应运而生,且已经被大力推广、广泛应用。虽然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和开辟,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它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笔者认为,“互联网+党建”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精准化。这一优点主要体现在党员管理过程中,以远程教育、党建网站等为基础建立的综合性党建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党建APP等新元素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精准化管理,便于党组织掌握每位党员的基本情况、开展活动、发布消息,还方便广大党员了解党组织的最新动态、参加日常的党员活动、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及时事要闻……尤其让流动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和获得感!

便捷化。这一优点主要体现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把党建工作与便民服务有机融合,大大地方便了群众,以前群众办一个证不仅要跑好几个部门,有时要跑好几趟,还要等上好几天。现在群众只要带上相关材料到社区居委会为民服务站,系统操作员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办理环节,随后的办理结果会短信通知,办理好的证件材料只需在接到短信通知后到社区居委会为民服务站领取即可,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方便了群众。

信息化。这一优点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应用中,目前,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打通了“脱贫攻坚”的大动脉,在大山深处与繁华都市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贫困的地方往往是因为偏远、交通不便,导致很多农特产品走不出大山,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与基层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之后,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能及时把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互联网+党建”已成为“脱贫攻坚”不可缺少的力量。

除此之外,“互联网+党建”的服务模式还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亟待完善和开辟的地方,今后应在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单位:新平县古城街道党工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