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监督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 作者:小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2 录入:吴玲香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精准监督,通过开展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组织入户访查、实施重点问题线索督办以及“一案双查”等方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意是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培养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以帮助他人为荣,以解人之危为乐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行为。文化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家思想中的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等精神。扶贫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从近年来查处曝光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看,“硕鼠”数量多、分布地域广,说明在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扶贫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扶贫资金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串通作假、虚报冒领者有之,层层截留、吃拿卡要者有之,克扣私分、挥霍浪费者有之,优亲厚友、显失公正者有之,贪污挪用、“小官巨腐”者有之,更有甚者,用扶贫款行贿买官,让群众宝贵的“保命钱”成为了“买官钱”,扶贫腐败问题愈演愈烈。

加强扶贫开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刻不容缓。可以说,这直接关系到扶贫资金的安全与脱贫攻坚战的进程。要标本兼治,一方面通过严查减少扶贫领域腐败存量,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遏制腐败增量。加强扶贫开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刻不容缓。可以说,这直接关系到扶贫资金的安全与脱贫攻坚战的进程。要标本兼治,一方面通过严查减少扶贫领域腐败存量,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遏制腐败增量。通过实施精准监督,开展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组织入户访查、实施重点问题线索督办以及“一案双查”等方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精准监督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把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履行监督责任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零容忍态度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氛围。要增强问题意识,关口前移,多方发力,既加强国家机关的监督,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移送制度、查处情况月报制度和重点问题线索督办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对职责范围内扶贫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特别是事中的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又要建立健全扶贫公告公示制度,强化群众监督与社会监督,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还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大力倡导实行精准监督模式,仔细盘点与梳理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制度,评估其廉洁风险与廉洁实效,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不足,优化扶贫体制机制,清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