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党员干部要做脱贫攻坚路上的奠基石

[ 作者:宁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04 录入:吴玲香 ]

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国先后有10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的相关体制机制已初步建立。眼下,各地正在层层制定新一年的减贫任务,落实减贫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2017年是精准扶贫深化之年,打好脱贫攻坚的二阶段战役任重而道远,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敢为人先,行使自己的“特权”。

近期,电视连续剧《以人民的民义》火遍大江南北,深受广大群众点赞,剧中人物陈岩石老党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为省委常委讲了一堂党课,说道:“在战争年代,扛炸药包才是党员的特权”。对什么是共产党员,要如何做一名共产党做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诠释,陈岩石老党员从而也深得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现如今,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一部分人先富裕了起来,但仍有大多数人仍然游走在小康生活的边缘,甚至对小康生活遥不可及。但党和国家不会忘记这“大部分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羊群走路靠头羊”,脱贫攻坚之路中国共产党8000多万党员必须要做领路人、奠基石,必须要头上顶理想,脚下踩泥巴。党员是党的细胞,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来说,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却对整台机器的正常运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脱贫攻坚的路上困难重重,党员干部要敢于啃硬骨头,要必须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党员干部的勇于担当,体现的是党性觉悟和德才素质,检验的是宗旨观念和务实作风,既是一种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品德和良好作风。

脱贫攻坚战役已经打响,冲锋的号角再次响起,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主动扛起“炸药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赢得胜利,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