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莫让假脱贫误了真贫困

[ 作者:季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24 录入:吴玲香 ]

为“帮助”一贫困农户达到脱贫标准,安徽宿州市村干部王西军竟然填写脱贫调查表“造假”,王西军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中国新闻网,4月21日)

脱贫攻坚是当下全国各地的重头戏,各级组织、各个部门、每个党员干部都以脱贫攻坚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扑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为贫困户献计献力。客观地说,绝大多数干部,作风是务实的,态度是端正的,为夺取全国脱贫攻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然而,扶贫领域内的一些不良现象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各个地方,有的假扶贫、有的扶假贫,有的贪占扶贫款,有的弄个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这些都让扶贫好事变成了坏事,不仅真正的贫困户没有得到帮助和救济,反而还割裂了干群之间的鱼水亲情,动摇了我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对于这种现象,当严厉打击,以儆效尤。

扶贫济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党执政的总体方向;帮助弱者,更是任何一个执政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目标。对于弱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更有利于公正、正义、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的汇聚。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都有可能处于某种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都有可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所成为相对而言的“弱者”。在这个时候,如果人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何愁国家不强大、民族不富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一个家庭富裕起来不算是整个国家都富强起来。尤其在我国,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边远贫困山区,都有因种种原因而导致贫困的穷苦大众,他们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人,最需要党和政府给予温暖的对象。当众多的贫困大众还处于水深火热的温饱线下挣扎,又何谈民族整体的强大?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是国家脱贫的总体宣言。如果通过弄虚作假换来数字上的脱贫和假脱贫,既是对党中央政策的背道而驰,又是对广大贫困户享受政策红利的践踏,对于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应该拿起党纪国法的利剑,该惩的惩,该罚的罚,切实维护百姓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占。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