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西坡村部分群众到长武县委上访,拉开了查办韩亚民严重违纪问题的序幕。在接受组织审查时,韩亚民自知难以掩盖违纪事实,不得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最终,被誉为“能人”村支书的韩亚民,喝下了自酿的苦酒。(中国纪检监察报4月12日)
恍然一看,能人村支书“病倒”好似事出有因。“自2008年上任以来,带领村民修柏油路、开荒山建核桃园、铺设自来水管道,改变了村里落后的面貌。在他的努力下,西坡村获得了全省生态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无疑,作为村民的带头人,为村民干实事、大事、好事,为村里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居功至伟一点不为过。可问题是,在“能人”光环笼罩之下,心态失衡,私下抱怨为村里做了很多大事、好事,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回报,还因为干事得罪了一些人,感觉落差很大,由此“病倒”,弄虚作假套取扶贫款。笔者疑问,“能人”村支书的“病倒”真是心眼小所致?
其实,纵观能人村支书“病灶”起因、经过、结果。不难发现,能人村支书“病倒”不全怪心眼小。“你不用管,我都安排好了”的强行重复申报困难群众的材料占为己有;在县扶贫办虚假申请的“三告别”补助后,又向县发改局以同样名目申请了零散户移民搬迁补助;2011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了西坡村实实在在的“实权派”,处处以“功臣”自居,说一不二;相关部门给村里装路灯前,曾向村里征求安装意见,对于村委的反对意见“就按我说的办”等等如是,足以看出,能人村支书“病倒”不全怪心眼小,更有我们的监督之殇,放任自流所致。
抛开其身份不说,作为村里的一员,为了本村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本就属于分内之事。更何况自己身为一村的带头人,对于村民的经济发展、生活环境改善更当是当仁不让,如果因为自己的一点贡献,而要得到同等或是更多的回报。那么,这样算来岂不是带有目地的“功利心”工作占据上方,让干部的职责为民服务“汗颜”。这样的村官,怎么会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又怎么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能人”?
所以,话又说回来,能人村支书“病倒”不全怪心眼小,而是权力失去监督和制衡是根本原因。首先是在权力不受制约的情况下,村官难免视法律如同儿戏,不拿自己当干部反拿自己当土皇帝。就如同本文中的韩某,自持在村里“劳苦功高”,便大搞“一言堂”;其次是群众囿于法律知识的匮乏,对村官腐败痛在心中而无可奈何。明知是自己的补助款,也迫于无奈,要送到村支书的手中;再者村级公章管理不严,财务管理缺失,有的财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理财小组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民主理财名不符实。明知盖的申报材料是重复的,却还是盖上。总之一点,防止村官贪腐,停留在口头和文件多了一点。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能人村支书“病倒”,再次印证村官作为基层干部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最基层的群众,他们的腐败不仅导致惠农政策无法落实,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而且极大地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还真不容小觑。笔者以为,惩治村官贪腐还应加大力度,要“快、准、狠”,更要打好“组合拳”,千万别拿“村官”不当干部,更别因为一个个小小的贪腐事件,让群众的获得感挡在“一公里”之外。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