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省财政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契合百姓需求,符合当前实际,理应很受欢迎。然而,申报者却寥寥无几,政策最终只能草草收场。(人民日报 4月5日)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惠民政策本是得民心、利天下的好事。然而,部分惠民政策却落实不到位,出现不惠民、难惠民的现象,导致惠民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因此,要想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必须畅通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让民生“幸福提速”。
齐抓共管,打好部门“组合拳”。“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要想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需要各级部门之间密切协调联动,与群众需求对接好,事前主动沟通、事中及时协调。坚决抵制个别部门唱“独角戏”,牵头部门要有低调谦虚而不争功的心态,配合的部门要有甘当绿叶的胸怀。各级部门齐抓共管,才能推动惠民政策执行到位。
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一些惠民政策因为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群众无从知晓、无缘得益。通过手机平台、广播、服务热线等新媒体进行公开,并且开展面对面的宣传,不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及时把新政策传达给群众。把重大决策宣传到位,把设计群众利益的政策解释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位,从而加快信息公开步伐,提高惠民政策宣传能力。
全心全意,推动服务“一口清”。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出谋划策,真正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而不是只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一肩挑。在深入理解惠民政策意义的基础上,坚定、自觉地执行,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推动惠民政策服务“一口清”。
在惠民政策实际执行中,必须畅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从而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需要关怀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地址:高县双河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