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集中查处一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形成有力震慑,并于近日集中通报多起典型案件。(3月28日 新华网)
前有井冈山成功脱贫摘帽,后有兰考成为首个脱贫贫困县,都在学习他们脱贫攻坚的经验。诚然,当前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应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第一位置,要做到“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然而,却总有一些党员干部不仅没有融入到脱贫攻坚中去,反而还在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做那一颗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
笔者认为,在脱贫攻坚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脱贫经验,我们更应该学习其在脱贫攻坚上对党员干部管理,如何把脱贫政策落到实处,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实处,如何让最基层的党员干部真正发挥出扶贫的关键作用。要寻跟问源,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责的管理,在脱贫攻坚中把好关、问好责,对于扶贫腐败必须零容忍,这比学习成功经验更加重要。
古语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然而在扶贫领域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依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在制度和管理方面还不够。脱贫攻坚进入最后的攻坚期,扶贫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然而,脱贫攻坚制度却还不够完善,无论贫困户基础信息的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的真实准确,还是扶贫资金的专项管理,又或是对扶贫工作干部的考核机制,这些方面都给干部留下了贪腐的空间,因此,在对扶贫腐败曝光严惩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扶贫体制建设的完善,建立健全扶贫信息、扶贫资金、扶贫人员的管理制度,从根源上去制止扶贫腐败的发生,扶真贫,真扶贫,肃清扶贫领域的腐败土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脱贫攻坚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实的根基,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就要杜绝“蚁穴”。吉林省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的通报,警醒着我们,脱贫攻坚中好的我们要表扬,但是我们更要看到这些在脱贫攻坚中的“老鼠屎”,只有彻底铲除了这些“老鼠屎”,在脱贫攻坚中从自身出发制定符合自身的脱贫攻坚规划,真抓实干,积极反思现行脱贫攻坚中的弊端,一步一个脚印的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中央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标准要求,才能履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