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把好扶贫资金总阀门,确保救命钱用到实处

[ 作者:刘栀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31 录入:19 ]

贫困人口近10万的江苏灌云县为防治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通过聚焦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等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仅2016年,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就挂牌督办群众身边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6起,立案5件,处理相关责任人16人。(3月28日人民网)

扶贫资金的每一分、每一厘都关乎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它既是贫困地区人民的“保命钱”,也是精准扶贫的“助推剂”。根据2017年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30.3%,用于支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扶贫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扶贫资金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说,中部地区一国家级贫困县,村里以42户村民名义申报了一个茶叶种植扶贫项目,种植规模为222亩,项目资金44万元,最后每户村民只拿到200元,而且项目至今还未实施。

扶贫资金为何成了人人想啃的“唐僧肉”,和其监管难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实施好扶贫项目,增强对扶贫资金“高压线”的认识。

一是要积极整合扶贫资金,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提高职能部门在资金管理和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方面的统筹性、一致性、逐步建立部门多元合作机制,统筹兼顾,打破部门管理界限,统一项目规划,统一项目实施,统一资金拨付,统一项目验收,统一绩效评价,形成整合项目的良性机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整合规模合力效益。

二是要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大宗商品供应及劳务技能培训等大额扶贫资金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严格审核原始票据的齐全性和关联性;对项目管理费和培训费支出严格审核事项的真实性和票据的合规性,杜绝虚假事项及不合规发票、虚开发票报账,避免套现情况的发生。

三是要强化项目过程监管,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规划,科学分析研究,做好扶贫项目立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扶贫项目预备库,统一扶贫项目申报、审批,避免重复立项、立项不实、选项不当等情况的发生。对己立项的扶贫项目计划做好落实,不得随意变动和更改项目计划内容,保证扶贫立项工作的严肃性,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验收到项目,严格管理项目工程质量,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规模,严格资金拨付使用程序,确保扶贫项目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豆叩镇政府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