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以“四真”原则防范脱贫造假

[ 作者:夏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7 录入:吴玲香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摘自2017年政府工做报告)

1000万这个任务,从数字上看,比去年的任务少了240万,但是,代表们却一致表示,要完成这个目标,难度比去年大得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换言之,就是说一般工作越到后面越好开展。但这句话却不适合脱贫攻坚。因为越往后因病致贫人口、老年人的比重越高,缺乏劳动力的比重越高,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也在上升,再加上生态条件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脱贫难度增大。

面对艰巨的任务,要怎样才能完成目标任务,而不是靠数字上的假脱贫呢?笔者以为,唯有坚持“四真”原则,即:动真情、用真心、出真招、练真功。

一是动真情。我们的扶贫工作开展难点之一就是得不到贫困群众的支持。古语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与其一味地埋怨贫困群众 “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支持配合脱贫作开展、不愿意主动脱贫,不如学会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真情来敲开贫困群众的大门。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实践证明,任何事业,都要走群众路线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扶贫工作也不例外,我们要把群众的冷暖和期待放在心中,满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每一项工作。

二是用真心。要对扶贫对象用心。要深入基层潜心研究,与贫困群众用心沟通,找准贫困村、贫困户们的致贫原因,对于致富门路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用真心换贫困群众的信任,用真心让换贫困群众的支持,让贫困群众参与其中。

三是要出真招。扶贫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贫困户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效果好、见效快”的帮扶方案和具体措施,用心在“精、细、准”上下功夫,力争一举拔掉“穷根”。

四是要练真功。扶贫工作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巨大考验,同时也是锻炼磨砺干部的打好机会。党员干部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吃透各级扶贫政策,将政策熟记于胸,并努力思考,能够将之与实践相结合,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信手拈来解决问题,实打实地练就一身扶贫帮困的“真功夫”。

用真心和真情,换取贫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出真招和练真功,让扶贫工作的开展因地制宜,扎实有效。坚持“四真”原则,必定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数字“假”脱贫。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