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把幸福美丽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综合载体和有效平台,大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落实专项资金27.2亿元,89%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覆盖了去年脱贫“摘帽”的2350个贫困村,建设巴山新居4410个、彝家新寨772个、藏区新居1052个、乌蒙新村661个。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惠及农民460.29万户。(人民网 3月2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在农村改革,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根基在乡村依法治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好新农村建设,才能夯实“四个全面”的基层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新农村建设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要求。这些指示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四川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可谓工程浩大,蓝图美丽。不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是一场改变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就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需要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抓紧抓实抓好。笔者认为,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一步还是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如果盲目的建设,即使建成了,那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新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美丽。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勾画出了我们农村未来的美好蓝图,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这对于决战全面小康意义重大。我们唯有以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为基础,因地制宜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走出一条有四川特色的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村的成功之路。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