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谁来结扎乱作为者的穿越思维

[ 作者:冯兴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272 更新时间:2017-02-17 录入:19 ]

老家在云南省镇雄县罗坎镇的胡先生对媒体称,今年和妻儿回家过年时,遭当地计划生育小组强行做结扎手术。对此,镇雄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应,胡某违反国家计划生育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结扎手术符合规定。(02-14新京报)

云南省镇雄县罗坎镇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改10余年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却对回家探亲的胡先生强行做了结扎手术。对这种侵犯个人权利的乱作为行为应该,由谁来“结扎”穿越时空的惯性呢?

社会治理应依法而行。强自节约措施是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时期的非常手段,为我国人口合理增长起到了平衡作用。然而2015年,在新修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并删除了原来关于上环、结扎和查环查孕的有关规定及相应处罚,旨在通过提供充分有效的计划生育和避孕方法的信息,促进需要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自主、自愿而且负责任地作出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然而镇雄县罗坎镇的计生执法者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不学习不运用,对胡先生婚姻变化及生育情况未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穿越时空的惯性思维强行执法,为胡先生做了结扎手术,让一个回家做公益的游子伤了心,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乃至在当地群众对计划生育避而不谈。尤其是当地宣传部门对媒体的质疑,以“符合规定”给予回复,曝露了当地政府依法行政的软肋。

社会治理应与时俱进。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中,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觉党规党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更要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模范执行,尤其在计生执法中更要对国家出台新的政策和措施进行研究,创新执法理念,才能增强依法治理的底气;并在加强权力约束中创新执法理念,消除惯性思维执法的惰性,才不会在执法中违法;同时地方公安部门对相关部门在执法中的乱作为行为,也应该给予及时的提醒,而不是盲目的配合。即使胡先生在初婚中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也要按照现行法规,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做到以人为本,严格公正执法,才能在维护法律的权威中维护群众的权利。

社会治理的违法行为,应由谁来监督和问责,公众和媒体等待相关部门的回应。然而,镇雄县罗坎镇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固守着粗鄙的、远离人性和人文、甚至侵犯个人权利的乱作为行为,给我们的社会治理者们提供了警示。在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甚至“鼓励生育”已经在一些地方政协会议被公开讨论的语境下,既要创新执法理念,又要人性化的在处理了计生遗留问题,才能在保持社会和谐中聚集小康社会建设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