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2月14日电 (记者岳富荣)吉林省纪委年前通报7起党政机关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规承包经营农村土地典型问题。其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帮助请托人购买林地并送给自己亲属无偿使用,有的以单位名义为自己购买土地建房,有的非法占用集体林地种植玉米破坏林地植被。
现如今,国家多次强调惠民生,也出台了许多惠民专项政策,发放了许多惠民补助资金。但这惠民补助资金总能成为一些干部觊觎的“肥肉”。这种种“蝇贪”,均是发生在老百姓的眼皮底下,直接损害了百姓的切身利益。2016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68起,给予纪律处分98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2人。此外,还可以注意到的是,扶贫领域的腐败同样令人瞠目结舌,针对扶贫领域“雁过拔毛”、违规承包经营农村土地“中饱私囊”、农机购置补贴“虚报冒领”等问题,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整治,2016年共查结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挤占挪用、挥霍浪费惠农资金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20起。扶贫领域当真有这么多的“肥肉”可以“啃”?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不仅不以想民之所想,为民之所用,反而想方设法收刮民脂,直接损害百姓群众的直接利益,寒了他们的心,更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全面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吉林省层层压实责任到基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统一开通12388举报网站,建立电话、网络、手机短信、来信来访全覆盖举报平台。纪委监察厅网站开通“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集中受理举报,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可“一键直达”省纪委。无疑是给广大人民群众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样给广大干部戴了一顶“紧箍咒”,此外,省纪检部门对于涉及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采取综合通报、专题通报、个案剖析等形式在省纪委监察厅网站的“曝光台”栏目曝光,并让问题通报曝光变成常态,着实令人拍手称赞。
为官以勤为先,执政以廉为本。进一步强化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共促一个廉洁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得民心,稳国家。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漩坪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