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着一种“跳板心态”,就是把现在的“村官”身份当成就业的跳板,整天心情浮浮躁躁,工作马马虎虎,为老百姓做事不见得多,一门心思想着如何离开农村,忙着怎样攀龙附凤走出农村,似乎“忙”得不亦乐乎。笔者认为,要杜绝村官很“忙”的这一现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面加强思想教育。加强村官的思想教育,使其端正态度,放低姿态,真正的融入到农村这个大环境中去。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耐心,认真的跟群众交流沟通,使其建立深厚的鱼水之情。
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建立村官长效管理机制。要坚持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激励、反馈和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和群众村官的监督权利,并不断拓宽监督渠道。
三.完善村官监督体系。没有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村官廉政建设必须强化,要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要加强农村内部监督,要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从而建立起全方位的村官干部监督体系,真正促使村官规范自己的言行。
选择村官这个岗位,就应该安下心来,扑下身子,抱着乐观的心情积极勇敢的走下去,要勤下各村,走到群众中去,尽快熟悉村情民意,多些务实、少些事务,多坐书桌子、少坐牌桌子,多拿笔杆子、少端酒杯子,不断改进作风和工作方式,张弛有度、忙有所获。使自已在农村这个大舞台实现人生价值,绽放光彩。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