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不能因小失大

[ 作者:勤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4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听一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吐槽:扶贫工作中,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雪片般飞来,“5+2”“白加黑”都难招架,最多时一天就填了48份。大量时间、精力耗在纸面上,要为村里做点实事,反倒只能挤时间。(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脱贫攻坚是摆在当前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如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部分干部都在绞尽脑汁,努力专研,然而也有一些部门一些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却走了样,造成一个部门一份表述,导致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忙于表格,忙于登记数据。脱贫攻坚在表格上做起了文章,这何尝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出现这样的情形,原因大概有两点。从好处说,这是干部觉悟提高,注重痕迹管理。所谓雁过留痕,人过留声,业务部门做了什么事,不能光靠嘴说,得拿出东西,要有图片、文字、台账,证明你确实在履行职责。迎接检查,首先不管你做没做,你抱上一堆东西,至少你态度是认真的。从坏处说这是以表格的形式落实精准扶贫,务虚了。过度依赖数据,即使数字脱了贫,而贫困群众的现实生活并没有所改变。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要小心了。

脱贫攻坚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精准扶贫,因地因人制宜,根据贫困户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帮扶措施,发挥贫困户的特长。而作为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以及第一书记就是要沉下身子,花时间待在村上,去实地调查,去精准帮扶。

其次脱贫攻坚要形成合力,而不能九龙治水,导致一个部门发一份表格文书,而且个个是时间紧任务急,其实质就是推卸责任,不但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而且会增加基层的难度,增加基层的压力,导致最后用数字落实数字,没有真正的效果。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不能否认表格等数据形式的重要,但是数据只能提供参考,最终要使脱贫攻坚取得成功还需要沉下身子去实践。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脱贫攻坚做得好不好,下村问问贫困群众就知道。

作者地址:遂宁市安居区聚贤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