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真扶贫要用真情、动真心、下真功

[ 作者:长安濮存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2 录入:实习编辑 ]

最近和一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聊天,他感叹基层扶贫工作不好做,其中最让人挠头的是,现在一些贫困户等靠要还比较严重,甚至有贫困户向结对帮扶干部吐“真言”:好好帮我干,我不脱贫你脱不了钩,还拖你进步的后腿。那种“被绑架”的感觉让帮扶干部很郁闷……(11月28日人民日报)

精准扶贫应该是“扶贫干部+贫困户”的双项互动的工作,而不是扶贫干部唱独角戏,因此,贫困户应该和扶贫干部“抱团取暖”,形成“命运共同体”。要改变“贫困户背着手看”的漠然态度,扶贫干部需要用真情、动真心、下真功。

不做“搬运工”,用真情去感化贫困户。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不是领导与老百姓的关系,不能做扶贫资金、扶贫物资的“搬运工”“快递员”。过去,一些扶贫干部认为,扶贫政策掌握在自己手中,给谁不给谁,我说了算,造成扶贫不公平现象,让贫困户怨声载道,造成贫困户不仅不感恩,反而产生对立情绪,产生“我为你脱贫”的错误观念。真正的扶贫应该是把贫困户当亲人,有见不得他们过穷日子的紧迫感,有宁愿自己吃苦也要让贫困户过好的真情在。

不做“门外汉“”,用真心去结对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当下结对帮扶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常规模式。但,个别扶贫干部把贫困户家当“驿站”,偶尔去“报个到”,也不看看贫困户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到底有没有变化,或者在贫困户家里,田间地头握着锄头,摆个姿势,拍个照,就了事,实行“走读”式帮扶。这显然是没有交出真心。精准扶贫,需要扶贫干部沉下心来,亲力亲为,和贫困户同吃一锅饭,同坐一条凳,同耕一块田,带着“我就是贫困户”的真心去结对帮扶,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贫困户的“脉搏”和“心跳”,才能懂得贫困户最需要什么。

不做“保姆”,扶贫需要下真功夫。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更多的是“扶人”。如果干部把扶贫工作当成是传递国家扶贫物资,这样的扶贫不仅没有效果,只会让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更加严重,因为这样只能解决贫困户温饱问题,距小康生活还差十万八千里,同时他们拿的是国家的,凭什么要感谢你呢!所以,扶贫干部必须拿出“真本事”,这个真本事就是让贫困户能够站起来、动起来,能够自力更生,积极主动去脱贫致富。

扶贫干部需要用“三真”才能改变贫困户“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一损俱损思想,才能让贫困户树立“你助我脱贫,我帮你脱钩”的一荣俱荣思想。当然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唯数据论的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收入数据+贫困户致富能力”的双项考核机制,就是一个好办法,让扶贫干部有意识去培养贫困户“动手的能力”,只有贫困户与扶贫干部“抱团取暖”,形成“命运”共同体,才能终结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教育体育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