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实施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工作并轨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全市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将首次并轨合一。明年首次选调规模为400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合同期满且考核合格,即可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11月11日 京华时报)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多年来,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去留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部门,且久议不决。尽管中央和省市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岗位面向基层服务人员定向招录,可毕竟杯水车薪,难以全部覆盖,或者是解决的岗位深浅不一,不能完全排除彼此攀比和人心不稳因素的存在。
我们知道,国家2007年出台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发光发热,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将先进理念带到农村,用科技知识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然而,服务期是短暂的,村官期满后是继续留在那里还是另谋出路困扰着所有人。一方面,通过几年的基层实践,大学生村官与农民打成了一片,一些项目可能刚刚起色就将面临留存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没有后续的安置扶持政策,有些专业人士想干事又缺乏保障,导致心神不宁。
基层需要干部,国家更需要人才。北京市此次把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并轨后,将选调生作为村官唯一来源,优势有三:其一,解决了大学生村官能上能下和后顾之忧,通过严格考核,让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基层迅速蔓延;其二,大学生村官作为“准公务员”,通过几年的基层锻炼,进一步摸清了农村境况,为今后走上公职岗位后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三,通过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将先进理念和创新思路引进农村,有助于优化基层干部结构,做到重人才强基层。
或许,对于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心系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敢于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将“干部+人才”战略落到实处,才能真实实现“强基层组织、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的工作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民政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