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要科学组织农民参与全民健身

[ 作者:袁文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08 录入:7 ]

所谓全民健身,是指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标,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从而提升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使之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而随着近些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广大农民对健身的渴望与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因此,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绝不能忽视农民这个庞大群体,而是要针对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或运用简易体育设施和器材,或者依托乡村自然地理环境,通过符合农村地域环境特点的传统项目、乡土项目或者形式灵活的现代项目,来满足广大农民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需求。

首先,组织农民体育健身要注重活动项目的乡土化。在广大农村,很多传统的民俗活动自身就蕴含有健身的内容。所以,组织农民健身,一方面,可结合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举办民俗文体表演。如春节期间的舞狮,元宵节的龙灯,端午节的龙舟,重阳节的登山;另一方面,可结合本地生产、生活环境、方式特点,组织安排相应的竞技活动。如武术方面的甩石锁、举石担、舞钢叉等,角力方面的拔河、摔跤、举重、负重跑等,健身戏方面的跳绳、踢毽子、打陀螺、抖空竹等。这些传统的民间体育健身活动,既有民俗性,又有趣味性,既动态滑稽,又紧张刺激,因而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其次,组织农民体育健身要注重活动时间的农闲化。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组织开展农民健身活动,一定要与农时生产的节令相结合,注意农忙与农闲时节的区分。农忙时广大农民要抢收抢种,这时组织体育健身活动,自然会引起农民的极大反感,说不定还会招来农民的一顿“臭骂”。而农闲之时,如果没有相应的活动开展,一些农村就会出现赌博等不良现象。所以,这时候政府的相关部门不妨派出健身辅导员,对广大农民进行广播操、健身操、广场舞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比赛,就会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从而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再次,组织农民体育健身要注重活动组织的安全化。现实生活中,农村的体育健身场地大多是因陋就简,一些运动设施属于“自造”一类,因而安全系数不是很高。所以,各地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适当为农民配备一些标准的体育健身器材,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地自行参与健身活动。同时,要派出辅导员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向农民普及科学的健身方法,教授农民科学健身方法,以防发生不测。在组织农民开展体育健身比赛时,则要事先做好相应设备的检查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组织开展那些体力消耗大、对抗性强的体育健身活动时,最好坚持现场配备医护急救人员,做到有备无患。

总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全面健身运动的深入,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唯有坚持“平时健身活动不断线、农闲体育比赛有高潮”的原则,组农民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广泛参与度的体育健身活动,才能够使广大农民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体验到健身的快乐,以饱满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从事生产、快乐生活。

作者地址: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