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实干

[ 作者:张建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31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为贫困县摘帽不仅是兑现对人民群众承诺的需要,更是我国改革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无比艰巨的任务。能不能实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能不能把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这个硬责任、硬任务担当起来?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扎实过硬的作风、有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要真正实现脱贫,关键还是要加强产业扶贫,而扶贫产业重在对路子,而不是花架子,使之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与市场对接,着眼长远是根本,推进脱贫攻坚,既要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更要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是直面矛盾、正视困难?还是绕着道走、消极对待?是敢于上阵,靠前指挥?还是推脱躲闪,打退堂鼓?是极端认真、一抓到底?还是漫不经心、抓抓停停?责任和担当,就体现在对这些选择题的解答中。干部作风要严实,要怀着真挚的感情,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常思群众疾苦,善谋帮助群众致富之策;要增强高度的使命感,努力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朝着既定工作目标,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要按照三严三实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绝不能用平均数掩盖贫困数;要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总要求,做到准确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解决好要扶谁怎么扶谁来扶的问题,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党员干部要时刻把贫困群众记在心头,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同时要将扶贫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素质高、战力强、作风实、纪律严、敢担当、讲奉献的脱贫攻坚队伍,也要在接地气中了解到真正的民情,用自己的换乡亲的,使一批人拔掉穷根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锡林郭勒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