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的制定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好选人用人关,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华社 8月29日)
由于干部选拔任用上的问题,及管理监督上的不足,“带病提拔”历来受到群众的斥责。《意见》的出台,对防止“带病提拔”,树立正确导向、强化把关责任,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努力实现干部工作的风清气正,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的同时,如何让《意见》从纸上落实到行动上,让鱼目不再混珠,还是一个“严”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选拔任用干部的目的,是为群众服务,故选拔任用的干部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如何从严把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关,培养选拔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筛选掉不好的干部,不断提高干部选任科学性实效性,除了夯实领导责任链条,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织就全天候的监督天网,以遏制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确保选拔任用的高质量、高素质。
干部考察,最怕的是因人“定框框”。在考察干部实绩、德操的时候,就要走出“框框”,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干部真实情况,干部才会自觉正风守纪,即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如开通“问题”随手拍、举报一键通,及时受理查处,让群众监督更便捷、更有效;进一步扩大考查范围,除本单位外,将拟任用干部的信息在网络电视、社区广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进行公示,以收集生活圈、社交圈、服务对象等“知情人”的反馈,最大范围地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对举报和曝光不正之风的群众,以有奖举报来挖掘群众的监督热情。
党的事业要发展,就需要提拔出更多像焦裕禄、牛僧孺、杨善洲一样的优秀干部。只有这样的干部越多,党的事业才能突飞猛进。防止“带病提拔”,就必须开启干部监督全天候探照灯,让干部习惯在群众的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干部才会自警、自律、自省,自觉抵制跑官要官、“带病上岗”等不良风气,推动“不敢”氛围的形成,营造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风。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政务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