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让驻村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 作者:王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9 录入:7 ]

针对目前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截止目前已有1117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新华网8月16日)

时下,不少地方存在着“重选派、轻管理、难重用”的现象,致使部分下派驻村扶贫工作干部下派到农村基层存在这样那样思想顾虑,往往沉不下、呆不住、干得好更无从谈起;部分下派扶贫工作干部也存在工作不实,工作浮于表面的情况;有部分驻村扶贫工作干部工作与原单位根本没脱岗,担任扶贫工作干部只是走形式,应付检查;还有的驻村扶贫工作干部也下村、驻村,只是他们不干事,仅仅把扶贫工作干部工作流于形式而已,此举违背了下派驻村扶贫工作干部的初衷。

扶贫不是简单地把国家的资金平均分配给贫困人口,而是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就是要实地调查,真正掌握扶哪些人,扶什么,必须做到信息公开、阳光操作,让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大白于天下;了解贫困人口致贫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辩证施策,做到真扶真帮,力求实效;帮助贫困人口寻找致富路子,斩断穷根,在授人以鱼时授人以渔,力避返贫,实功实做。而这些事情主要靠谁来完成?毋庸置疑,当然是驻村帮扶干部,可见精准扶贫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与驻村干部息息相关。

驻村干部,要把“三严三实”当做标杆,不畏难、不消极、不逃避,更要以“送资金、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等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各级党委要建立起严格的脱贫攻坚责任考评机制,对扶贫帮扶、驻村帮扶工作不实的部门领导严格问责,对扶贫措施不力、不想干事的干部及时调整、问责到底。

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就是要让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就是要让各帮扶部门切实履行驻村帮扶工作职责,建立专门机构,抽调有能力、有担当、有激情的干部职工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特别要把熟悉农村工作、年轻能干的同志选派为驻村工作队员,建立健全各项驻村帮扶工作制度,认真制定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工作方案。下乡驻村干部要真正做到身到、心到、办法到,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为群众排忧解难之风,真正对群众负责,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把精准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方食品销售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