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荒地。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在大家心头,大家都不愿当农民,这以后没有人种地了可怎么办?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愿意种地,只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实在是让我们对种地望而却步啊!
1、土地
现在政府在政策上大力鼓励土地流转,意在让有能力种地、愿意种地的人拥有更多土地,让不愿意种,没能力种的人离开。但是,你拿到的土地是否足够集中呢?交通是否足够便利?是否方便使用一些现代农业设备?而我们之所以愿意接手流转土地,不就是为了咱的农业能逐步跟上欧美那些现代化农场的步伐么?如果还需要我们自己对这些方面进行整改和完善,那么投资金额足够吓到我们自己!毕竟干农业不像在中关村,一密谋就能弄个公司到纳斯达克去敲钟!
2、人才
在现代社会,70后不能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更是不愿种地。愿意干农业的人都不多了,就更别说人才了。愿意务农的人口越来越少,农业技术的发展前景就更不用说了。农业技术如果不能得到提升和发展,那你的农业和别人的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靠什么优势做一份赚钱的农业事业?未来农民将不再只是一个阶层,而是一份职业,这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理想结果。
3、流通
农产品的流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农业的痛处。新闻中大家可以经常看到某某地方的水果蔬菜又滞销了,又要烂在地里了,什么水果农民宁愿倒掉也不愿运出去卖掉!为啥会这样?
首先,冷链运输不发达,运输成本高呗!就像之前火爆的1.3一斤出口到中国的波兰苹果,大家都在纷纷讨论把山东的苹果运到上海卖也不止这个价钱啊,运费也是贵的要命。可人家竟然敢以这个价格出口到咱中国,因为人家的运费便宜啊!波兰的冷链运输不仅先进而且很成熟,这样在价格上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其次,我们的流通环节过于冗杂,但从目前的阶段来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目前农户仍然是“小而散”的布局,客商采购必须得经过中间经纪人,这些经纪人熟悉当地的情况,清楚地了解哪个村庄的哪个角落什么人种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可以采收,能够采收多少等!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很发达,但是这些信息是你百度搜不到的,所以外地客商来采购必须依靠当地的经纪人,再集中输送到零售商,这流通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4、产品质量
中国的农产品质量相信大家也都不想再吐槽了。不过仔细想想,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完全怪到农民头上。当农民的收入太低,也就只能选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这就是便宜的高毒农药为什么还能在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原因。别问我国家补贴哪里去了,很多普通农户根本拿不到手,至于个中原因我就不仔细分析了,大家自己想想就会get到。现在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已经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失去了信任,就算你的产品确实是绿色的健康的,可是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下,消费者的质疑也不会减少。
只要这些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愿意回来精心种地做农民,大家说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今日新农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