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惠农政策那么多,为啥农民依旧不挣钱

[ 作者:养殖叔叔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5 录入:实习编辑 ]

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民都是依靠种植庄稼为生,所以我国农民的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但近几年来,随着新兴行业的发展,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很多农民都开始抱怨,种地已经很难再满足生活所需了。所以在前些年,国家致力于农村的投资,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对于农民的经济鼓励,粮食补贴,耕地保护等等,很多惠农政策都不断下达,但很多年过去了,农民们种地依旧不挣钱,甚至赔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

1、物价上涨飞快,农产品销售低迷。

如今的物价可谓是飞快的上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的平均物价水平翻了几百倍。但唯独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不变。因为粮食和农产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东西,它一旦持续涨价,就会引起社会的骚动。所以不管粮食是否是市场在调控,除了农民,任何人都不希望粮食涨价,这才是重点!

2、惠农虽好,但落实不到。

其实国家关心并扶持农民是没有问题的,很多惠农政策也是真的能帮助农民解决经济问题。但是往下的实施就出问题了,很多地方官贪图钱财,利用职务之便将国家惠农的钱财给了身边的亲戚或者有关系的人。因为惠农也是有指标的,所以很多普通的农民根本接触不到这些惠农政策。

3、商人囤积粮食,暗地垄断。

有很多商人真的是唯利是图,他们在粮食收成好的时候大量低价从农民手中把粮食收购过来,然后开始大量囤积。因为粮食多,所以农民也挣不到几个钱。而一旦遇到了灾年或者农产品产量下降,这些商人就会把囤积的农产品往外出售,而且还是高价,从中谋取暴利。而农民们本来粮食就减产了,再加上粮食不好出售,所以,在很多灾年,农民是赔钱的。

4、工业发展,对农业产生巨大冲击。

不可否认的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农业产生了冲击。打个比方,过去人们的零食是几乎没有的,相应的农产品二次加工品也是很少见的。但工业的发展制造出了很多工业食品,这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大量减少。所以农业才会逐渐衰落。

农业文明终究会成为一段历史,现在农民要做的不能是依靠惠农政策或者还按照原来的方法种地了,农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由自己种地转换成土地承包者,在农村可以将其他人不愿种的土地收购过来,有面积的承包种植粮食,这也是农业的一个潮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养殖叔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