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健全扶贫资金监督机制向“蚁贪”宣战

[ 作者:李江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314 更新时间:2016-07-22 录入:16 ]

陕西省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加强与扶贫部门的联系协作,深入调查摸底,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推动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防监督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138件248人,其中查办贪污贿赂案件125件218人,查办渎职侵权案件13件30人。(新华网7月20日)

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最近几年似乎变得越演越烈,尤其在基层,由于天高皇帝远,涉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处于易发多发态势,并呈现小官涉贪明显、窝案窜案严重、贪污侵吞突出、发案环节集中的新特点,集中整治和预防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工作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随着国家对基层扶贫力度的加大,一些地方为了建设可以说是不留余地的投入大量资金,然而一些地方的镇长、乡长、书记等,掌握着资源和土地的分配、支配大权,发生职务犯罪也就见惯不怪了。记得不久前网上爆出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为多个单位和个人在工程项目、公司经营、拆迁腾退补偿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伙同情妇及儿子收受上述获利单位及个人款物共计5932万余元。在澳门赌场换赌博筹码次次上百万,其行为让许多贪污腐败的官员都汗颜,这类乡镇的“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半数,有的市县更高达70%到80%。

除此之外,一些涉农扶贫的职能部门与使用单位之间、国家工作人员与申请人之间、村委成员之间等相互勾结、团伙作案,抱团腐败,共同侵吞国家涉农扶贫政策性补贴和专项资金,这一领域职务犯罪的查处,往往是突破一案,带出一窜,给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把反腐扶贫的工作开展放在了首位,如果不对基层职务犯罪加以惩治与预防,扶贫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只有下决心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监管和监督,做到防微杜渐,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防监督机制,防止抱团腐败情况的发生,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才能顺利的实施和落实。

作者单位:绵阳市城管局直属一大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