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治腐关键是增加群众的获得感

[ 作者:伍文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5 录入:7 ]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6月6日,江西召开全省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电视电话会议,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来源于人民网)

当前各级各地纷纷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怎么学?怎么做?不少地方并不止于“纸上谈兵”,而是将“两学一做”与持续深入的基层惩贪治腐紧密结合起来,将集中整治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整改的具体抓手,下决心抓出特色和成效。事实上,“两学一做”正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但这个抓手如何更加有力?关键在于具化,通过具体可行的巡查、教育、整改、问责等集中整治行动能体现,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向基层全面深入渗透的载体。

集中整治须聚焦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伤害群众利益最为突出的问题,对准与群众利益最直接关联的基层办事站所、窗口。如处事不公问题,优亲厚友、与民争利、权钱交易、吃拿卡要;以权谋私问题,如雁过拔毛、虚报冒领、贪污侵占;作风不实问题等,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粗暴、敷衍了事等。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全面延伸渗透,不能止于“雷声大、雨点小”,更不能存在“上面九级台风,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现实的一些地方特别是远离监管的基层执法、监管、窗口服务单位和基层站所,存在阳奉阴违的行为,自以为可以忽悠得了上级监管和群众雪亮眼睛,实是愚不可及。

尽管以反腐之高压态势和各级纪委反腐之决心,任何“老虎”和“苍蝇”都难以遁形,但不管是“打虎”还是“拍蝇”,其过程是相当艰难、曲折的,一些腐败分子甚至可能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不正之风可能隐藏得极深极久、反复滋生,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基层监管力量不强;或相关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太低;或监管机制制度不完善,存在隐形漏洞;或监管制度或人员形同虚设,甚至沦为腐败势力的“同伙”;加之群众无监管常识,无监督意识,无监督渠道,无以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制约。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基层腐败和不正之风得以肆意滋生的根源。基层治腐关键是增加群众的获得感。一些人认为反腐与自己毫无关系,实则不然。

基层治腐,聚焦的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捍卫的是党和政府权威,维护的是最广大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基层治腐,拔除腐败“病根”,正本清源,无疑利于彻底扭转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营造基层优良的政治生态,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环境。政治生态赢来清风正气,干部清正说明、干事热情高了,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群众,由兹产生的反腐廉政效应自然包括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   

 
 
 
 
 
 
 

 

 
 

作者地址: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