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环保执法“难”

[ 作者:晨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30 录入:16 ]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各地环保事业取得很大突破。然而,基层环保执法却面临着两大短板和三个难题。群众呼吁,加快建立更加专业的执法队伍,细化处罚规则,建立更加透明、公开的监督体系。

两大“短腿”:专业人才缺失、执法车辆严重不足

新环保法赋予了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新监督手段,成为地方环保部门执法的利器。但是,环保专业人才缺失、执法车辆严重不足的问题,导致执法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据某省环保执法局透露,全省有2500多名执法人员,但真正学习工科的不足百人,尤其是在执法一线,懂技术、具备执法能力的就更少了。另外,有的地方环境监察大队只有1辆车,每年中考高考、夜间监察等日常性检查任务本来就重,再穿插一些投诉举报、

配合其他部门检查等,一辆车根本就倒腾不开。

执法三难:取证难、处罚难、落实难

大家都知道,企业的生产环节多。环保人员也不见得清楚每一个环节的污染情况。比如排污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可以检查,但是否超负荷运转、排污效果如何却无法一一检查。其次,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计罚的监管手段,但没细化处罚条例,自由裁量权较大。比如说最高罚100万元,但从0到100万元范围很大,到底罚多少缺乏细则。再者,目前环境保护的一些法规与其他法律和规章有一定的冲突,给执法落实力度带来很大困难。

与工商、税务、质监等执法部门相比,很多地方的环保执法部门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建议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资金、能力建设投入等方面的考核,不断提升基层环保执法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长顺物业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