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百万余元,用于投资股市、黄金、稀有金属市场等,湖北一财政所长被判刑。引发社会舆论对公款投资理财的密切关注,成为网络热点话题。(5月17日新华网)
地方官员挪用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等公款,用于投资股市、黄金、稀有金属市场等,严重带坏政治风气和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党纪国法、职业操守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财政体制建设出现“木桶效应”,陈旧的财政制度与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符合,加之审计、管理、把关不严,造成部分地方财政经济“富裕化”,客观上为一些官员挪用公款投资理财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公款使用监督还存在漏洞,缺乏阳光监督,让个别信仰不坚定者在钱财诱惑下出现思想动摇,在金钱诱惑下铤而走险。
从客观来讲财政制度建设“木桶效应”是造成违规理财的罪魁祸首,揭露了基层财政制度建设的短板,没有完善的财政制度和长时间监管缺位导致违规理财屡禁不止。
遏制违规理财笔者认为必须从制度弊端着手,加强相关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化”做到财政资金使用民主化、公开化、明细化;不断完善政府预算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网站公开本季度或者年度的资金使用情况,防止“灯下黑”现象的发生。其次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资金“专管员”制度,做到财资金申报、审核、调研、签字程序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使用民主化,监督社会公开化。积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素质和纪律约束行为,打造一支作风硬朗,配置合理的财政人员。
阳关监督才是最好的除菌剂,面对违规理财只有强化曝光力度,让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入社会视野才能防止“灯下黑”,及时补齐制度“短板”,对违规投资者,启动严格的问责机制,对涉案人员严惩不贷,才是遏制违规理财的重点。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