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姜亚靓:大棚房拆除的是是非非还有信心投资农文旅产业吗?

[ 作者:姜亚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5-05 录入:王惠敏 ]

导语:最近有关全国性的大棚房拆除,众说不一。质疑声,惋惜声,反思与叹息充斥着整个休闲农业领域!拆除已近尾声,我们是在叹息声中沉沦还是在反思中振作?

一、关于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曾有记者问袁隆平:现在人增地减,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高,农民更愿意“种”房子,而不是种田,怎么办?

袁隆平回答: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国家要严格出台政策措施,严格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哪个要违法占用耕地,要给予重重的处罚。即使有了钱,有了黄金,也不能饱肚子,粮食才是第一位的。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依靠科技进步,中国就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众观大局,这次大棚房拆除对未来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但是,在执行层面上,各地在贯彻落实整治工作的细节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礼胜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棚房”拆除不会一刀切。

天津就做得很好,某地的一个大棚产业区,蓝莓马上就要上市,此时正是最关键的管理期。而这里有问题的看护房达到了163户,拆除之后,当地给农民安排了临时的设施,让农民更好的看护生产。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既守住红线、底线,又让执政多了分温度,得到群众的理解,彰显了执政智慧。让已经形成一定经济规模的相关产业得到保护并焕发出新活力。

可是,这个“度”也很难把握,只要留有口子,就会造成耕地红线的失控。给权势留下“后门” 那些借“大棚房”之名,占用耕地建设的“私家庄园”、别墅、休闲度假设施、商品住宅等非农设施的关系户,就永远无法扼制。

北京昌平区六合成农业园违规“大棚房”拆除整改清理后

正如北京昌平本该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大棚却“种”出了房子,重拳集中整治不到一年。“大棚房” 重又野蛮生长势态开始蔓延,在疯狂逐利的驱动下,将大棚转租给个人,包装成“田园庭院”对外租售,由于问题过于严重,为正本清源,中央才痛下决心清理大棚房。

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塞翁失马福祸相倚

去年底,应长沙市红泰休闲农庄邀请,对其农庄重新规划,以提质升级改造。来到项目地,发现餐厅建在农田上,我们当时就提出,这样行不通!老板袁总回答:刚建不久,别人都是这样建的,没有关系。我们告诉他,怕日后会有麻烦,不要去碰红线。他不以为然,叮嘱尽快把提质规划做出来,他急着要施工。

果不其然,我们刚完成规划初稿,就已经拆到他的项目地。夫妻俩来到我们办公室向谈院长讨主意,连连地哀声叹气:损失一千多万那!!!

谈院长安慰他夫妻俩并承诺:“把符合政策的地块跟你做一个临时规划,本来就损失惨重了,不另收你的规划费。尽快把产业做起来了,翻身也快。先拿着规划文本与政府沟通,争取合法用地,合规经营”。

阵痛过后的袁总也明白,现在拆,还算拆得早,等提质改造建设好了再来拆,那将是全军覆没!接下来得按政策法规走,才走得远。临走时袁总说道“我那么好的地段,对未来还是有信心的”。能够在反思中振作!袁总也算是明白人。

所以说,对这次大棚房拆除,辩证地看待,未必不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塞翁失马中的福祸相倚。拆除近忧,杜绝远虑,朝前看,未来会收获更多。

三、用好政策,规划先行是产业兴旺,长效久安的必然条件

在“哀鸿遍地”的大棚房拆除声中,很担忧的打了几个我们规划的项目及服务对象,担心他们乱搭乱建。欣慰地的是,都报了平安!

双峰黄马州产业园易总的项目,我们的规划是以种植果树为主题的农业产业园,结合一二三产,农文旅发展的。当初他选中了三个地方,连续要我们考察两次才定下来,从选址到规划都要求我们参与,三个地方都不错,最后确定自然条件稍为逊色一点的,有乡镇企业闲置的厂房。选择时我们给出的理由是规避红线用地风险。好在,易总能听取多方建议!

易总庆幸的感叹!“选地时就把你们请来,这路子走对了,我的产业已经做起来了,要请你们做建筑施工图,省里的领导都来了好几次了,我想尽快把二期建设好”。

西宁的项目我们也是根据当地情况和用地性质一直在配合调规,为此,两位村书记为项目用地手续跑了大半年,用副书记朱建军的话说:“为了这个项目的手续,半年没跟媳妇说上几句话”现在是合规合法建设,半年的辛苦换来一劳永逸。

山东荷泽的项目,原计划做3000亩,牵涉大片基本农田,我们坚持要求投资人陈总控制面积,先流转500亩。一并陪同到国土资源局调资料,凑巧的事来了!也只有500亩地可以用,其他的都是红线用地。

还有福建、广西、海南、武汉、新化、郴州、中方、湘西、岳阳、娄底、株洲等我们所规划的项目,在这次大棚房拆除整治中,都发来平安的消息。

作为休闲农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始终紧绷法律这根弦,运用法律常识排除不必要的投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不能将所谓的“默认”、“口头承诺”、“不反对”等情况视为合理合法,历朝历代,口头上的东西从来不是保护伞!牢记我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牢记情理始终大不过法理,所以说,走得长久稳健,用好政策,规划先行是产业兴旺发达,长效久安的必然条件。

四、大浪淘沙后,政策得到完善,重新洗牌更能稳步发展

自然资源部2019年4月17日下发《关于推进建设用地审批和城乡规划许可“多审合一”改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合并审批、优化流程、简化材料,加快推进建设用地审批和城乡规划许可“多审合一”改革工作。解决当事人多头申请和反复提交报件材料等堵点和难点,前人的牺牲,换来了改革中的完善机制。

即将改革用地审批,城乡规划实现“多审合一”,给乡村产业发展带来许多的便民政策,在程序简单而有科学规划的可控下,相关风险都在前期化解,未来的运营可以轻装上阵,不用藏着掖着用“大棚”来掩护。为未来的投资者,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营商环境,减少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以至于上下打点的“人情”成本(这可是个无底洞)。

五、经历风雨,倍感艳阳的光芒

其实,人情关系这种“小聪明”伎俩是玩不长久的,唯有让自己站在政令法规的阳光下,微笑向暖,安之若素的行走,有放眼未来,前瞻“大智慧”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

平心而论,经历“大棚房拆除”的风雨,才倍感艳阳的光芒——那种守住底线,不为小利所动,阳光赋予的正能量比之,笔者也在缺少“大智慧”之例!

我们的领头人谈再红副院长,在土地性质上的较真,常让我们无法理解。大棚房拆除一事证明,他是对的,也是尽职尽责的。在法规面前,他总是告诫投资人,别心存侥幸,别踏用地红线,体现出来的大智慧!

我们在考察安徽宣城的项目中,谈再红副院长向委托人陈总提出:有关村民安置工作,用地红线问题时,引起一位股东强烈地不满,直接回答谈院长:“你们只负责给我们做规划,这些事不是你们考虑的问题”。“怎么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规划不仅仅是画图,还有运营包括其中,违规事项参杂其中,未来如何运营?所有的风险我们都要在规划中提前规避,否则,设计出来,也是无效设计!这样的设计我们情愿不做”。三年过去了,面对这次整治,不知安徽宣城的陈总,你可“安好”?

六、乡村产业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需要农文旅唱主角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中谈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业”,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是我们国家一个长期的战略布局,前景广阔。不在朝夕的急功近利。不能因为一朝的大棚房拆除就因噎废食。做有底线的投资人,任何时候都经得住风雨,无论各行业,是股票资本市场还是农文旅产业,听党的话,跟着国家政令行事才是智慧之举。

七、一身正能量的农文旅,仍然是大众的最爱

1、旅游文化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农旅文化凝聚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与山水形成的各种亲密关系;凝聚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意向、智慧、力量和情感。展示出对于真、善、美的不断追求。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德智、体得到发展的集合,充满一身的“正能量”!

2、农文旅产业是人们喜欢亲近大自然的休闲生活、文化行为、体验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的集合。

据美国权威部门预测,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农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起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对传统产业结构转型起推动作用。农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调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传统服务产业中派生出新的门类,并有利于传统服务产业的升级。

二是对城市下乡消费市场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形成持续不断的消费热点,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

三是对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益增值有促进作用。比如生物课结合农事活动,让课堂教学走进实操的田野更直观有趣味,也将带动两者的结合派生新的消费模式。

3、农文旅产业红利可观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我国旅游度假行业将形成10万亿级支柱产业。其中农文旅的农耕亲子文创体验活动占了大半壁江山。毋容置疑,这是大众乐于消费的朝阳行业,预示着投资窗口已然打开。

中国战略专家王志纲说:在下一个十年,如果错过了“文旅产业”,必将错过一个时代!未来社会,农文旅才是后起之秀。

4、农文旅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航之年,对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而言,意义更加重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农文旅在南方地区才初具成效,北方地区只停留在一个概念阶段,仅一些低端的农家乐,谈不上文化,市场空间之大可想而之,从今年起至2020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5年。中国农文旅强化发展的时代已然到来,这次大棚房洗牌,留存下的的农文旅产业,将得到一个空前的发展机会。作为后来者,会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的定位发展。

5、农文旅产业受欢迎的程度之大,包容度之强其他文旅产品不可替代!

农文旅与德、智、体息息相通,与衣食住行相融,与赏心悦目为伴,与健康状况相依,与灵魂创意共舞。他是百科全书,是我们学习的生存法则,是积蓄人生经历与智慧的教科书。因此,不分职务高低,不分贫穷富贵,不分三教九流都能得到接纳,受到欢迎。

前不久慈怀读书会发表的一篇《霍启刚郭晶晶带儿子插秧: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

世界读书日寄语:教育孩子,重在哺育孩子的心灵。

霍启刚在微博晒出一组照片,他和郭晶晶带儿子霍中曦到农田体验插秧,并配文说:“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照片中他们一家三口,顶着烈日,挽着裤腿,站在满是污泥的稻田里插秧。

辛苦劳作之后,一家三口还在村民家里吃起了农家菜,一脸满足。

人们评论:“正能量爆棚!真正的言传身教,相信孩子会印象深刻。”因此给孩子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做一个低调、简朴、务实的人非常重要。

霍启刚和郭晶晶夫妇低调、朴实的作风,不是作秀,而是给孩子示范,什么才是理性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霍启刚和郭晶晶这一举动,代表着多层面的社会需求,也体现出广大的市场需求,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大棚房的拆除,是清理了乡村旅游中的“是是非非”并非农文旅发展的“是是非非”,通过纠错和刚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后面农文旅产业的配套政策相继跟上后会带来更有利的投资环境,我们应该更有信心。未来社会,农文旅产业,仍然是中国最有前景的投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