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刚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及违规使用超标公车案。2014年初,胡刚违规动用公款6万余元用于接待送礼以及为自己购买手机,事后还采取找人开具虚假发票等方法将上述费用交财务报销。(人民网 4月22日)
领导干部若是自己公私不分,毫无工作原则,彻底失去纪律、规矩的约束,必然导致损公肥私、肆意挥霍公款,把手中的权利当成自己获取利益的政治砝码,让自己在金钱、女色中不断腐蚀原本一心向党的红心,陕西省蓝田县法院院长胡刚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洗浴,甚至还用公款为自己买了一部手机无疑暴露出自己作风不正。
原本是法院“领头羊”的胡刚,应该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负责人,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带头者”然而却在自己享乐中不断挥霍公款,是典型的作风病。面对如此作风病症笔者认为挥霍消费和监督漏洞、执法不严有很大关系。
胡刚长期公款消费若监督没有“瞌睡”,那在长期的公款消费中相关部门就应该发现问题,当然从侧面也反映出部分地区还有不少干部、单位“一把手”过分集权,让“一把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在奉行“家长式”搞一言堂、把单位的资金当成自己嘴边的肥肉,缺乏合理的监督。
当然,把公款当成私人“小金库”,胡刚不是个案,有很多领导干部汲汲营营,占公家的便宜。他们早把公款姓“公”抛在脑后,丝毫没有起到党员干部应该起到的模范作用,严重者让单位充满一股不正之风,也带坏不少干部患上不正之风,严重影响政府和干部形象。
胡刚公款消费购买手机,无疑暴露了他患有一身作风病,在接受组织调查时,他指使他人隐瞒真相,妨碍调查,暴露出他仍心存侥幸,没有丝毫对党纪的敬畏,殊不知“纸岂能包住火”若自己在权利、金钱、女色中失足,受到组织严惩是必然。
“公”先行是考验党员干部最好试卷,只有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守住经济底线,分清公私,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把更多时间放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才是干部应有为官之道。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