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有地不求你,有吃有穿不靠你,不偷不摸不怕你,有了困难才找你,解决不了还骂你”,这句顺口溜说得很形象,村干部既是官,又是农,既要对上负责,又要为村民服务,村官不大,但身份尴尬,且责任重大。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三种人”。
乐于学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作为村群众“主心骨”的村干部,要十分注重学习。因此,在学习内容上,一要学政策理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政治坚定。所以,要认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关心时事。二要学习实用致富技术。作为村干部,首先要学好技术,用好技术,成为技术上的专家能手;其次要向农民传授技术,推广技术,要采取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宣传资料、上门讲解等多样化形式使技术传遍千家万户。三要学法律法规。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直接打交道。在群众的心目中,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村干部是否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最能决定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而且在新时期,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不仅能运用法律法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时刻用法律法规的准绳来丈量每个干部的言行。所以,每一位村干部要学法,要懂法,要严格依法办事。
勇于奉献,做为民办事的“有心人”。既然被推上了村干部的工作岗位,就必须真正沉下去,做艰苦扎实的工作,努力实现任期的既定目标;同时要有巨大的奉献精神作支撑,或者说要有甘于奉献的心理准备,每一位村干部都要思考“当干部为什么,在任做什么,卸任留什么”,生活在村里,服务的对象都是街坊邻里,公道自在人心,奉献的价值将长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体现,在群众茶余饭后拉家常中谈起,这是一种对村干部无私奉献后的回报,而且是用金钱买不着,求人求不着的口碑。一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意防止和克服工作在群众之中却缺乏群众观点,生活在群众之中却不能联系群众的倾向。二是要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党的事业、群众富裕,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三是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甘愿吃苦的奉献精神,千方百计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既要干好服务群众、惠及民生的实事,又要谋划实践好带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好事大事。
严以律己,做廉洁勤政的“清白人”。村干部管钱管物管发展,掌握着很多权力,良好的道德品行是村干部正确行使权力,赢得群众信任的基石。村干部在政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砥砺品质。村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处事上,要公开、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决策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群众的意愿,多商量,多沟通,把事情办到群众心里;感情上,要贴近群众,把团结、动员、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方式上,要防止简单粗暴,学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效化解矛盾,调解纠纷,密切农村党群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公生明,廉生威”,老百姓最服的是一身正气的干部。村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管住自己,管好班子,特别对本家本族,亲朋好友,不能搞亲亲疏疏。只有始终坚持公正和廉洁,才对得起群众,对得起邻里乡亲,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要廉洁勤政,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对自己要求严格,注重形象,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