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20多岁离开西湖李家,从乡镇党委书记一直干到南昌市市长,最后又担任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1月,结束最后一场报告,李豆罗当天下午就返回家乡。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农民到市长,走过了40年;从市长到农民,只用了4小时。”(3月13日半月谈)
“新乡贤文化”一词成为两会热词,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提出的,他认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平衡城乡之间的差。同时他还提出,希望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
李豆罗就成为了新乡贤的第一批队伍,40多年的官员生涯,但李豆罗不改本色,犁田耕地、种菜打粮,样样农活都会干,而且干的好,回到家乡后,他没有“适应期”,立即投入到角色中,做回了农夫,在另一片天地继续发光发热,发挥余热。
目前,在农村有些年轻的农民有想法但是不敢实施,缺乏领路人,而像李豆罗这样的新乡贤们就是带领新型农民走向新的康庄大道的带头人。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就是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更好的建设家乡,这几类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高文化、高水平,且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接收新鲜事物也比较快,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带动和鼓励一部分有想法的年轻农民的发展。
但传承乡贤文化,关键还是在人。在于激活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等新乡贤的人才资源。这不可避免的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鼓励,注重宣扬乡情文化,让以乡情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扶持,比如,对于外出乡贤回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予便利,当然也应该有一定的奖励,特别对于新乡贤人才且对农村做出了贡献的,有了引路人的正确指引,新型农民会凝聚新乡贤文化的传承,增强使命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发展,开拓农村这片广阔天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张家界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