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农村走访后发现,新农村建设使得广大农村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可是谈起村庄里的消防工作和自家的消防设施时,村里的干部和村民都很少听说过。漠视消防、消防观念淡薄的现象令人担忧。
据了解,造成农村消防工作不受重视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没有担负起《消防法》所规定的职责,建立农村中所应有的消防组织和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没有将有关的消防规划纳入到乡镇、村庄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二是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三是消防监督机构疏于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监督。
笔者认为,农村消防工作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齐抓共管、多管齐下,才能改变目前农村消防工作落后的局面。
首先,有关部门要担负起消防工作的重任,统筹管理、协调、落实好本地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在集镇规划、村庄规划、新农村建设中将消防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将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综合治理内容,同时协调解决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多种方式普及农民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其次,引导广大农民成为消防安全的参与者,主动进位,从源头上做好自身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自身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用气、安全用油方面的知识。在“水缸满、灶门清,既防火、又卫生”的基础上,根据自家装潢材料的特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有柴草的农家,平时更要注意保持家前屋后的环境整洁,不在柴草旁、易燃易爆物品旁燃放烟花鞭炮,教育孩子不玩火。同时,要及时淘汰和更换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家用电器和煤气灶,定期检查自家的有关消防设施,将消防安全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加强农村火灾隐患和消防设施配套的整治,使消防设施普及和安装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将农村消防宣传纳入到乡村日常管理工作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消防监督机构要定期深入到乡、镇、村,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村民进行自查自纠工作,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水平,真正把农村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年03月05日03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